交汇点讯 远程对接沟通、微信洽谈协商、不见面签订协议,大数据行业领军企业华傲数据华东总部落户江苏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当地总部经济再添一“虎”。常熟经开区建立“辅导—审核—检查”全流程服务机制,39名复工辅导员奔走一线,主动帮助筹集口罩等防护物资,企业复工率达到97%。
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省级重大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建设地下管网。在徐圩新区管委会帮助下,盛虹炼化及早做好员工返岗、隔离观察等工作,为复工赢得宝贵时间。目前,项目返岗人员超过600人,10家施工单位入场。
连日来,江苏各级各部门以统筹兼顾之谋和组织实施之能,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努力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分区分级防控,江苏九成规上企业已复工
疫情发生后,省内一家企业获得应急备案证,转产防护服和口罩,但遇到原料供应、设备调试等难题。省工信厅及时派专家指导,其中就有江苏防护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南京卡思迪莱、苏州得迪的负责人。得迪医疗主动调剂一批原料,并毫无保留地提供供应商信息。“平时竞争对手,战时亲如兄弟,企业的大爱和担当让我们更有信心把工作做好。”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表示。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江苏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只要防控措施做到位,不管规模大小、企业类别,都允许复工。
位于溧水经开区的西门子数控项目加快建设,工人们在安装生产车间的钢结构。在溧水开发区帮助下,还将到河南等地包车接员工。建邺区设立5000万元抗疫扶持专项资金、10亿元纾困和发展基金,鼓励新零售、电商等新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共享员工”并给予一定补助。
LG系重点企业复工34家、复工人员约2.5万人,整体产能恢复约73%;液晶谷中电熊猫系复工4086人,产能恢复约72%。南京市区两级工信部门走访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着力解决原材料供应、配套企业复工、物流运输、员工招聘等“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链循环畅通,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月底全面恢复产能。
产业链一环连着一环,一家工厂复产,可以加快盘活上下游。外资企业霍尼韦尔在江苏、上海有多家工厂,在两地政府共同帮助下,各工厂同步复产,带动供应体系恢复。“我们不仅有中国客户订单,还有其他国家订单。”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张宇峰表示,中国工厂快速复工复产,更坚定国际合作伙伴的信心。
省工信厅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1日,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40752家,复工面90%;复工人数470万人,是正常用工数的71%。其中,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宿迁复工面超过95%;苏州复工人数97万人,是正常用工数的97%,居江苏首位。
抓住有利时机,春耕备耕农田水利快速推进
雨水到,备耕忙。在高邮市城南新区保丰村,丰禾供销公司负责人金华指挥着一辆自走式撒肥机给麦田施肥。“这块地属于连云港种粮大户,前几天签订临时托管服务协议,我们组织本地雇工查苗情、病虫情,组织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金华表示,虽然是托管,也不能含糊,通过电话、视频及时汇报情况。
不仅是高邮,在扬州,受疫情影响,外地种粮大户未能及时返回,该市农业农村部门协调农业植保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托管式、保姆式、菜单式服务,为种植大户解燃眉之急。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和农田水利建设,江苏各地热潮涌动——
在苏州阳澄湖,蟹农们赶在2月底气温回暖前投放蟹苗,已有近九成蟹农完成投苗;
在“中国鲜切花第一镇”东海县双店镇,农业农村部门组织花农移栽大棚种苗,帮助线上线下拓展销路;
位于泗洪县的溧河洼灾后重建应急治理工程已于2月10日复工,数十台工程机械紧张作业,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让工程尽早发挥防灾减灾救灾作用;
位于溧水区经开区的排涝站工程正在进行涵洞施工,确保汛期前投入使用,兴水利、除水害。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介绍,抓住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组织好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准备、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目前,江苏种子供需平衡,肥料供应能满足生产需求。
“全面梳理疫情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制定疫情防控、人员到岗、材料供应、施工导流、经费保障等应对举措,确保人员安全、快速复工、安全度汛,确保按计划完成重大水利工程、民生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
落细落实举措,及时全面解除后顾之忧
21日晚上11点半,红土航空A67147航班搭乘133名旅客从昆明飞抵无锡。这些旅客是位于锡山区的爱玛车业公司员工,家乡在云南省曲靖市及周边地区,由曲靖乘包车抵达昆明机场,经专用通道安检登机,抵达无锡后乘定制大巴回到企业。这趟包机从动议到成行只用了不到48小时,航班费用由无锡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承担。
22日,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下,江苏汇金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仕达利恩(南京)光电公司的云南籍员工将乘坐红土航空A67111航班,由昆明飞往南京复工。红土航空将向各地推出复工定制包机、返工物资运输等,以低成本助推快速复工。
“终于到‘家’了。”21日晚上7时许,6辆大巴车驶入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200多名员工看到熟悉的厂区,充满喜悦。疫情发生后,国强镀锌所在的溧阳经开区管委会主动与企业联系,协调包车接员工返岗。本月底前,该公司还将分2-3批次将外地员工接回,届时产能将恢复到90%以上。
苏州永来水产公司拥有1万多亩生态养殖水面,受疫情影响,生产遇到暂时困难。中国农业银行吴江分行得知该公司一笔经营贷款到期在即,迅速落实疫情期间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为其办理贷款延期30日,缓解企业压力。
无论是包飞机、包高铁、包大巴接员工的“大手笔”,还是落实政策、耐心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小问题”,各级各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也主动接受监督。
“员工返厂上班有困难吗?企业承诺证明都发给个人了吧?”在检查企业复工人员“一人一档”时,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纪委副书记王佳发现承诺证明管理不严格,及时督促企业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有序复工复产。
既动真碰硬,也温馨帮扶。得知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新北区纪委监委主动帮助联系商家上门收菜,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派送。短短一周,顺利销售2.5万斤蔬菜、3500斤草莓、5000斤菌菇。
服务好不好,纪委监委在监督。按照苏州市纪委监委部署,苏州工业园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派出督导组,下沉到科教创新区、高贸区,督促属地部门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方案,用好一网通办“疫期不见面”服务系统,为企业复工提供导航服务、答疑解惑。“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细,助力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保两手抓、两促进。”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乐明表示。
交汇点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