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省委书记在贵州座谈提到的几个故事,怎么个精彩?
2020/08/05 16:14  新华报业网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贵州作为西部内陆重要省份,希望我们两省紧密携手、深化合作,共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8月4日至5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贵州,进一步推进苏州铜仁对口帮扶,推动苏黔合作深化拓展进行考察交流。

  2013年初,苏州和铜仁正式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自此,相距1500公里的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书写从扶贫协作到深度合作的崭新篇章。

  协作之花遍开“黔东明珠”的每一个角落。2017年以来,江苏省和苏州市落实财政帮扶资金16.7亿元,共实施精准帮扶项目1132个,覆盖铜仁70余万贫困人口,苏州社会各界向铜仁捐赠扶贫物款达1.86亿元,惠及694个贫困村困难群众近10万人(次)。

  密切的互动中,两地的感情也愈发深厚。2017年以来,苏黔两省主要领导互访考察4次,苏铜两市主要领导互访10次,召开高层联席会议10次。

  铜仁的发展点滴变化,也让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切感受到了贵州的发展热度。“瞭望君”注意到,就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江苏·贵州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上,娄勤俭颇为动容地从四个故事入手,回顾了苏黔扶贫协作、合作发展历程。

  “一片叶子”“一把手术刀”“一条生产线”“一间玻璃屋”......娄勤俭提到的这几个故事有多精彩?”瞭望君”从昨天《铜仁日报》的报道中找到了答案。快来一睹为快吧!

  “一片叶子”

  今年7月31日上午9时,第九届苏州创博会开幕。

  贵州省铜仁市展馆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展位上,茶香四溢。这些茶叶来自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品牌叫“洲州茶”——“洲”和“州”,分别取自张家港市的前身沙洲县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古称思州——它们是张沿两地携手脱贫攻坚的硕果之一。

  让娄勤俭牵挂的这个“洲州茶”,究竟什么来头?让我们将目光聚焦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榨子村。

  7000多亩茶园之间,坐落着一座现代化的茶厂。眼下,工人们正在赶制夏茶。苏州创博会上展销的“洲州茶”,就产自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榨子村这座茶厂。

  多年来,受交通、资金、工艺等因素制约,沿河茶在贵州省外默默无闻,“特别是品牌问题,各茶企都有自己的牌子,但都叫不响。”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席芬芳说,沿河茶要想走出大山,必须要打造类似“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的地域公共品牌。

  2017年10月,由张家港市承担组建的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工作组(简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工作组)入黔开展工作。

  沿河茶的命运就此迎来转机。2018年8月,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工作组和张家港市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沿河首批茶叶地域公共品牌“洲州茶”“洲州红”“洲州绿”注册成功,同时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300万元新建一座茶厂。

  在“洲州茶”的引领下,沿河各茶叶合作社、茶企统一旗号、统一标准,抱团出山,当年9月21日,“洲州茶”在张家港首发,此后陆续进军苏州、南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济南、武汉、重庆……

  如今,“洲州茶”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额突破千万,带动沿河全县183个村4.5万人致富增收。

  “洲州茶”的故事,只是张家港帮助沿河发展产业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共安排对口帮扶财政资金共5774万元,实施了71个产业项目,覆盖沿河生态茶、生态果蔬、生态畜牧业、生态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今年更是加大力度,投入1.5亿元发展食用菌、辣椒、生态鸡、生态猪等26个产业项目。

  “发展产业项目是帮扶工作的关键,这些项目,将成为推动沿河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干细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世海说。

  “一把手术刀”

  7月31日下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实施了一台胸外科微创手术。

  患者是一名17岁男孩,因肺部破裂导致“自发性气胸”。主刀医生王君来自张家港一院,他在患者胸部开了个2厘米长的口子,放进胸腔镜,然后用专用器械修补了肺部的破损。整个手术用时20分钟,干脆利落。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手术,但以前沿河医生没人敢拿起手术刀。”王君说。

  在医疗界,胸外科号称“凶险的外科”。直到今年7月王君前来挂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才开设了胸外科。

  2017年以来,张家港11家医疗卫生单位结对帮扶沿河24家医疗卫生单位,在全国县域卫健系统率先实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单位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在王君之前,已经有40多名张家港医生走进沿河,带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剥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全髋关节置换术、胃大部分切除、无痛肠镜、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等技术,填补了当地多项空白。他们不仅直接帮沿河人民解除病痛,也在当地培养了一批各医疗专科的“种子”。

  扶贫先扶智。张家港持续推动支农、支医、支教等专技人才交流,帮助提升沿河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2017年以来,张家港累计向沿河选派“三支”人才118人次,举办专技人才培训班28期培训250人次,为沿河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356人次,向沿河输出医疗、农业等先进技术35项。两地党政干部、“三支”人才互动交流频次和力度在全国县域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一条生产线”

  学校放暑假了,学生都离校了,张家港支教老师们也回去了,沿河职校校长何高却更忙了。

  这几天,他张罗着把实训中心新添的教学设备都安装和调试完毕。这些设备能完成电气技术基础平台课程实训及设备电气综合实训,侧重于培养学生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以及PLC程序分析、设计的能力。

  教室里,一台台新设备整齐有序,就像企业的生产线。“开学后,机电专业的师生们将告别‘纸上谈兵’。”何高说。

  张沿两地协作所带来的变化让何高感觉“恍然如梦”。2017年以来,张家港各职业学校组团入黔,用真心真意和真金白银帮助沿河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实现“职教一人脱贫一家”。

  工业电气实训教室边上,是服装生产实训教室,设计、裁剪、缝纫、整烫,也是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该教室由张家港东渡集团投资建设,沿河职校为该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去东渡集团就业。

  张沿两地还依托沙洲职业工学院,打造“1+1+1”就学就业脱贫项目(招收1名贫困学生到沙工就读、推荐1名家长在张家港就业、带动1户家庭脱贫),累计招录沿河学子511人(其中贫困生257人),学生毕业后张家港企业优先录用。今年继续招生400名,安排对口帮扶资金550万元资助在读沿河籍学生。

  陈世海说,张家港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全国百强县前三,职业教育功不可没,“所以,我们着眼长远全力打造‘产业军校’,为沿河未来的发展储能。”

  “一间玻璃屋”

  8月1日晚上8时,乌江畔的沿河县政府广场上,霓虹闪烁,音乐飞扬,舞姿翩跹。

  广场上有一座明亮的玻璃小屋,隔音玻璃幕墙将这个小小的空间与外面的喧闹隔开,屋内图书满架,十多个中小学生围坐在书桌旁,有的在做暑假作业,有的在看课外书。

  这座玻璃小屋,是当地的一道特别风景——兼具自助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站、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功能的智能化24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

  管理员李蓉介绍,每天至少有一百多个孩子来这里读书,节假日时有两三百个,寒暑假则基本天天客满。

  沿河的24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源自张家港的“图书馆驿站-志愿者驿站”。项目负责人、张家港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缪建新说,张家港始终坚持发挥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的带动作用,坚持物质文明扶贫协作和精神文明扶贫协作“两手抓、两手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扶贫协作助力沿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8年,张家港向沿河捐建了首座“24小时土家书房”;2019年,又捐建了两座“24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今年5月21日,沿河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4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和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启用,“志愿沿河”网站和微信小程序上线。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杨佳桔说,沿河在公共阅读服务和“互联网+”志愿者工作方面,已经实现与东部沿海地区齐头并进。

  至去年底,沿河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818户60248人,出列贫困村208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0个),贫困发生率从对口帮扶前的13.13%下降到3.3%。到今年六月底,沿河整县和未出列贫困村均达到摘帽退出条件,未脱贫人口已达到脱贫标准。

  整合 林元沁

  素材来源 铜仁日报 苏州日报

  图片 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