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全力发挥中医中药在救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2月9日紧急组建了由44名中医医疗队队员组成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并于10日上午从南京高铁南站出发驰援武汉,参与前方方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这些队员中,江苏省中医院4名、南京市中医院6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名、常州市中医医院4名、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6名、南通市中医医院1名、启东市中医院2名、如皋市中医院2名、海安市中医院2名、如东县中医院2名、盐城市中医院9人,还有1名领队。
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由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省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治组中医专家史锁芳教授担任队长。史锁芳表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能否发挥优势,在预防、轻症和重症阶段发挥作用。作为队长,我将带领同志们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平安去,平安回。”
江苏省中医院ICU重症病房主治医师陈明祺是此次该院出征的年纪最小的队员,也是史锁芳和ICU重症病房主任医师王醒的徒弟,他说,此次一定会向各位老师们多多学习,圆满完成任务。
在一旁,师傅王醒也再次介绍了这位爱徒:“他的妻子在南京120工作,夫妻二人都冲锋在抗疫一线,早已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很不容易。”该院放射科主任高歌军81岁的老父亲刚刚做了直肠癌手术,此时正是需求人照顾的时候。当高歌军把自己即将出征的消息告诉父亲时,老人家虽念念不舍,但表示理解。“在国家需要之时,我们必须上,没有国家哪有小家。”
南京市中医院虞鹤鸣院长说,这次新冠肺炎,每个患者的症状都不一样,有的发热,有的不发热,还有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这恰恰是发挥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的优势。此前,该院已经派出3位队员支援武汉,中医中药有前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次,南京市中医院派出6名护士,年龄最小的韩旭东是1998年出生,工作才一年。“虽然父母很担心,但我说国家有难,我必须上,我一定会防护好自己的。”
队员们出发前,领导来了、亲友来了、同事们来了,千叮咛万嘱咐。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队员们临走前都收获了一个中医香囊,寄托着后方同事们的关心。该院放射科主任唐晨虎第一时间报名,女儿还手绘助威图为他送行。“我的夫人是医院ICU的护士长,当时接到通知后,她赶紧帮我收拾行李。”唐晨虎说,临走之前,妻子告诉他,去了之后要认真工作。话语虽短情却长。该院的三位护士曹晶晶、王慧敏、赵美,在门急诊护士长金彩香的带领下一起于出发前重温南丁格尔誓言。
作为医护人员,江苏的白衣天使们也一一直关注着前方的战况。南通如皋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朱文祥和陈志是一对好兄弟。这两名男护士主动请缨,一小时完成集结!“湖北的疫情这么严重,对医护人员的体力和身体素质要求肯定很高,我们是糙汉子,力气大,更加扛得住些,请让我上战场吧!”ICU主管护师陈志第一时间这样回复医院领导。此前就已主动请缨,如果有出征的机会,请首先考虑他们。
2月9日接到通知后,朱文祥赶紧回家,和妻子一起收拾行李,10日凌晨3点半, 朱文祥开车前往医院集合。一路上,他握着妻子的手,两人并没有太多的言语。临别之际,她与妻子拥抱,亲了亲9个月大的孩子。此时的无言,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道她舍不得我,之前我看见她悄悄哭了好几次。但我知道她很支持我。作为男子汉,关键时刻上战场,我们不上,谁来上!”朱文祥说,可能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认识自己了,但长大后,他一定会为爸爸当年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
此次出征,常州市中医院重症科护士孙晗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14岁的孩子和七旬的妈妈。临别之际,妈妈的一番话给孙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每一个母亲,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疫区前线,但是,武汉的同胞们何尝不是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妈妈呢?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家里面,我来帮忙。你放心去工作!”孩子也和孙晗说:“你去尽所能帮助别人吧!我们很久没出去吃过饭了。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出门吃饭!”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上车前,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员们在站台集结,并立下庄严承诺。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中医医政处副处长陆敏作为领队,陆敏表示:“我们到湖北,要把江苏人民的祝福和关心带过去,让同胞们的生命焕光彩。”
“中药金银花是抗病毒的良药,也称’忍冬‘,’忍‘过严寒的冬季,在春天定会迎来金花银花的绽放。”正如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所说,“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门边二月晴”,冬天过后,春天即将来临,期待全体医疗队队员们早日凯旋。
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