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江苏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沿着长江岸线,长15.38公里、占地2000亩的生态绿廊已经成形;距绿廊不足一公里,新落成的斯凯奇中国物贸中心一派繁忙,今年预计纳税3亿元……
这一“绿”一“新”,点缀出太仓港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和主旋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太仓港区追求的不仅是触目皆绿、移步即景的最美岸线“颜值”,还有产业结构优化、质效并举的高质量“气质”。
强“筋骨”:传统产业蜕变升级,经济质量变“优”了
立足传统仓储业务,阳鸿石化开发全球首个大宗化工品线上交易平台“大宝赢”,为交易会员提供现货电商一站式综合服务,走出跨界发展的转型之路,这离不开太仓港区的主动扶持与推动。
在太仓港区的引导下,传统支柱产业开始量质提升的转型探索,向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进阶。作为苏州沿江地区电力能源基地的重要板块,港区多家电力企业近年来主动迈出转型步伐。国华太仓电厂经过节能环保综合升级改造,实现“趋零排放”,单位发电耗煤量大幅下降,每年可增加收益1亿多元。
产业优化升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为太仓港区纳税大户,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盘活存量土地,投资建设的玖龙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工程目前已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规划建设约50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重点引进智能装备、精密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优质项目。
塑“体态”:“双千亿”增量崛起,产业结构变“轻”了
在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太仓港区的二次创业、迭代腾飞,光依靠存量变革肯定不现实,增量崛起才是关键。
增长点在哪里?以千亿制造、千亿物贸为主导的四大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功能材料、健康医药、现代物贸。太仓港区招商部门负责人介绍,围绕产业规划,着重引进一批龙头型、总部型、科技型、税源型项目,“一个企业的落户,要能带动一个产业的集聚。”
上海鸣志电器是国内最大、世界知名的混合式步进电机供应商和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制造的领军企业,在太仓港区投资建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主要生产电器、电工设备等产品,完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此外,以中广核、中化+霍尼韦尔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太仓港区的新材料产业主攻发展高分子聚合及改性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光电子材料等。其中,中广核高聚物材料项目,重点打造核电装备材料、核级电缆、高聚物线缆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
新兴产业集结带来“变量突破”,赋能太仓港区拥有更轻的“体态”、更强的活力,为太仓“以港强市”发展战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太仓港区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有效发明专利625项,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建有率达100%。高新、新兴产值占比分别达41.5%和61.2%。
美“颜值”:绿廊绿肺连线成片,发展模式变“绿”了
七丫口,长江主江堤内侧,新种的各类树木已经成林,其中,300多亩“水上森林”工程绿化种植已完成。按照工程建设进度,今年底,七丫口郊野湿地工程将完成生态湿地形态,至明年6月全部建成。届时,这片3600亩的湿地将成为长江太仓段的又一生态“绿肺”。
地处江尾海头,站好“一江清水向东流”最后一道岗——太仓港区明确“治理污染不讲条件、严控空间不让分毫、修复生态不打折扣”,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绿色动能”。
今年,结合“331”“263”等专项行动,太仓港区以深化“环境攻坚年”活动为抓手,排定759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紧扣时间节点挂图作战。港区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7条主要入江支流断面水质均值达标,随着太仓港区净水湿地工程建成,将取消2个长江直排口。
上半年,太仓港区新增147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随着沿江植树造林工程、七丫口郊野湿地工程、七浦塘生态修复三期工程等项目的推进,近万亩沿江绿廊、绿肺逐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一核一廊二园三横三纵”生态体系逐渐成形。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唱好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再现“一江清水、沿岸葱绿”的同时,江畔绿意盎然,远方水天一色的临江风貌,也成为区位优越、生态秀美的太仓港区“颜值”担当。 顾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