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暖人心,全省“送戏下乡”精准服务提质效
2023/06/01 18:21  

  5月28日,淮安市涟水县保滩街道肖渡村,灰墙白瓦的朴素乡居簇拥下,全村中心地带的小广场灯火辉煌,歌声与掌声相伴,笑容与戏韵齐飞,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被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送戏下乡”活动来到此处,为当地父老乡亲“按需定制”,送去了一台由淮安市文工团带来的精彩演出,淮剧、黄梅戏、歌舞、小品……桩桩件件,唱的是眼前景、生活事、心中情,台下的观众有多投入,台上的演员就有多认真。

  陶渊明想象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图景,欧阳修眼前“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的热闹欢快,陆游笔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乡村节庆,栩栩如在眼前。

  自今年3月全省“送戏下乡”活动正式开展以来,这样的动人故事在江苏大地处处发生。

  截至5月25日,全年“送戏下乡”2508场演出任务,1881个省资金补助(简称“省补”)场次,已完成1184场,现场观众累计达百万余人次,完成全年目标62.95%。省厅面向全省剧团采购配送(简称“省配”)627场,第一阶段演出目标任务300场,已完成240场,完成率80%,服务线下观众近9万人次,通过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在线直播6场,服务线上观众17.08万人次,共计服务人群25.9万人次。“送戏下乡”活动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话题点击量超286万次。

  三大措施齐发力 好戏送到百姓心坎上

  节目“老一套”,青少年“不感冒”,送戏“走形式”……如何破解这些难题?2022年3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就如何增强“送戏下乡”实效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专门赴淮安开展调研并召开苏北五市专题座谈会,为“送戏下乡”会诊把脉。

  据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摸索,今年起,省文旅厅通过三项措施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事前发布、事中监测和事后评估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实现“政府端菜、群众点单”,支持各地探索实践“区域联供、地区互送”,确保把好戏送给群众看,提升群众满意度和“送戏下乡”质效。二是公布活动目录。其内容包括演出团体、演出节目、送达地点和时间。各县(市、区)通过当地新闻媒体、乡村大喇叭、乡村公告栏和手机端等公布活动信息,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率。三是跟踪满意度测评。通过省“戏曲进乡村”管理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各地工作信息,推介先进典型,并每月公布各地“送戏下乡”工作进度和群众满意度,以此来加强实效性监管。

  在淮安“送戏下乡”演出开展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带队专题调研,并请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在淮部分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共同参加,为“送戏下乡”出谋划策。

  如何加强统筹调度、优化节目质量和演出地点?怎样提升部门联动质效、创新监管模式?座谈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出谋划策、畅所欲言。全国人大代表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表示,“送戏下乡”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希望省、市能进一步提升演出节目质量,改善演出环境和观演条件,以适应群众更高层次更加多样的文化需求。省人大代表、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淮安市委副主委杨颖表示,希望今后能多组织群众文艺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同时也可以邀请社区志愿者和学生社团加入到表演队伍中来,通过扩大参与度来提高群众满意度。省人大代表、淮安市文化馆馆长干露说,希望今后下乡的节目能更加丰富,融入更多现代时尚元素,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近传统文化……一个个“金点子”,将化作下一步“送戏下乡”工作提效能、增影响的重要依据。

  文旅融合新途径 让戏韵乡愁共绘锦绣长图

  如何通过主客共享,来丰富游客的在地化、特色化、沉浸式旅游体验?“送戏下乡”开了先河。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将送戏下乡活动与当地的烧烤季活动结合,演出场地安排在竹园村卧龙泉抗战景区,凉风习习、泉声竹影间,居民游客一边吃烧烤、品龙虾,一边欣赏精彩演出,人气爆棚,当地媒体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在朋友圈和微博抖音上多了不少热情点赞的“自来水”。这让20多公里之外徐州紫海蓝山景区“闻风而动”、主动邀约,让周边居民和“闻戏而来”的游客,共同过一把戏瘾。在盐城东台,送戏下乡演出先后走进安丰古街、梁垛镇临塔村等知名旅游点,游客刚下旅游大巴,就听锣鼓声声,“流量”变成了“留量”,“邂逅”变成了“小住”,切切实实增强了人气、拉动了消费、收获了口碑。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焕新”,让下一代常听戏、懂听戏、爱听戏?一个多月中,徐州邳州市官湖镇幼儿园小朋友津津有味地观看了木偶剧,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中学学生听到了铿锵醇厚的吕剧,南通市如东县新店初中同学们跟着台上哼起了黄梅戏,盐城亭湖区新兴镇新兴小学、射阳县临海镇八大家小学以及千秋镇千秋小学全校师生共同欣赏了儿童剧……孩子们眼中的光说明了一切,在家园乡土中“挖呀挖呀挖”,种戏韵乡愁的种子,开传承弘扬的花。

  为好戏找到舞台,为观众找到好戏,这样的“双向奔赴”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徐州市沛县龙固镇“点单”了当地群众特别爱看的整本大戏《包青天》、《穆桂英挂帅》选段,演出总时长高达3.5小时,承担演出任务的丰县小凤凰剧团为了征服这些“挑剔”的观众,演员在演出之前特意打了消炎针,确保嗓子在演出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村民们为了答谢演出带来的火爆人气,自发买冷饮给观众和演员解暑降温,大家的看戏热情让宝应县淮剧团团长感动至极,演出完成后特意上台加唱,即兴“彩蛋”让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5月16日晚扬州高邮市送桥镇天山社区演出过程中,戏迷陈大伯也即兴来了一段打油诗:省厅送戏下乡来,扬剧戏迷喜心怀。字正腔圆唱得好,掌声阵阵送上台。

  在演员看来,“群众愿意看,我们愿意演”“观众最了解剧团,剧团也最了解群众”。在观众看来,“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过瘾的戏”“送戏下乡要常来”。戏里戏外,处处“好戏不断”,5月21日,宿迁沭阳县新河镇双荡村演出现场,细雨霏霏,却人潮如织。正在当地拍摄的《右手姑娘》剧组将演出作为天然采景场面之一,男女主角在人群中和大家一起看戏,一时分不清,到底谁才是戏中人。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行走的“送戏下乡”锦绣画卷让人目不暇接。7月,省文旅厅将组织对省级直接采购配送场次中期考评,8至10月完成第二阶段演出327场。未来,江苏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份的交流合作,创新演出形式,丰富演出内容,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增加省内节目交流互送比重,加强对演出团队的过程监控和满意度测评,提高群众参与度;联合省演艺集团等院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以及业内知名专家,加强对优秀群文团队的培育,打造优秀群文剧目,提高节目质量。前程似海,来日方长,好戏,还在路上。

  来源:中国江苏网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