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新大融合 “水韵江苏”更靓丽
2022/07/28 11:57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两山”理念,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旅游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现“水韵江苏”之美,进一步提升“水韵江苏”文化和旅游品牌影响力。

  截至目前,江苏已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8家、5A级旅游景区2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7家、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家,全域旅游、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等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2021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消费总额达到3954亿元,占全国10.32%。累累硕果背后,凝聚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十年来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创新引领 迈上新台阶

  7月15日,常州中华恐龙园旅游度假区“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迎来了首批游客,游客在“八级强震”中逃生自救、在“火灾现场”参与灭火救援,体验了一场特殊的研学之旅。

  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沈波介绍,“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集团拓展“文旅+公共安全”市场的重要探索。近十年来,集团坚持走“IP引领”和“文科融合”发展之路,不断丰富产品业态,打造出迪诺水镇游憩型商街、恐龙人俱乐部主题酒店、东方盐湖城等一批优质文旅商精品项目。同时,集团还提炼出品牌价值、规范标准、开发模式、产品理念,并积极对外输出,让恐龙品牌走向全国,以创新理念加速融入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这个时代不缺消费者,只缺好产品,旅游产品的创新迭代永远在路上,而拈花湾的成功,正是文化和产品不断更新的结果。”回首这十年,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同样把产品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

  吴国平表示,拈花湾景区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控和高品质产品的极致追求,构建了拈花湾特有的产品谱系,微笑广场成为新爆款、禅行活动持续升级、元宇宙市场试水探路……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一次次地突破文化和旅游行业边界,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旅游体验。

  十年间,无论是从省级层面推动的小剧场建设、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计划等工作,还是各文化和旅游企业推出的新产品新业态,无不高举创新的旗帜,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如今的江苏,正积极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通过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举办文旅消费推广季、乡村旅游节、非遗购物节,实施社保卡文旅“一卡通”工程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旅融合 讲好新故事

  暑期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人流如织,运河城市系列特展、研学夏令营等各类展览、活动丰富多彩。该馆馆长郑晶介绍,今年以来,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将单日游客接待量由1万人次调整到1.5万人次,但每到周末依然一票难求。自去年6月开馆至今年5月底,在实际只有8个月的开馆时间中,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118万人次。

  郑晶表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之所以如此受游客青睐,不仅因为它是一座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更因为它是一座以旅游目的地为导向性的博物馆。“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博物馆均在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展览和运营也贯彻了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及要求。”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江苏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同时拥有江、河、湖、海旅游资源的省份,江苏提出构建彰显“水+文化”融合特质的“两廊两带两区”发展布局,即建设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和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和陆桥东部世界级丝路旅游带、沿太湖和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

  同时,江苏在推进全域旅游、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建中,同样注重用文化提升旅游创建内涵。

  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锚定文旅融合,推出《夺宝阳山》《遗失的密码》等沉浸式剧本体验吸引年轻客群;苏州拙政园夜游项目“拙政问雅”成为苏州“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宿城区刘圩村围绕“水圩文化”,展现出“水在村中流,人在画中游”的田园风貌……“处处有景”“处处有文化”已经成为江苏旅游的鲜明特点。

  近年来,江苏还设计推出“水韵江苏”新标识,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为主题,拍摄制作了系列旅游宣传片,吸引更多人到江苏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

  旅游富民 托起“金饭碗”

  在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80多岁的村民王秀英仍在忙着制作“徐州香包”,她清楚记得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马庄村考察的场景:“总书记手拿香包,夸我手艺好,并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香包成为游客来到马庄村必买的纪念品。如今的马庄村,香包产业年产值已近千万元。

  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介绍,近年来,村里建起了香包文化大院,打造了网络销售平台,全村有近400人从事香包加工制作。“去年,马庄村还组织开展了多场文化和旅游活动,吸引游客40余万人次。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

  今年恰好是李晓霞担任盐城市大丰区恒北村党委书记的第十个年头:“回首十年间,恒北村从依靠单一的梨果树种植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万元增长到3.66万元,2019年,我们成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去年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0万元。”

  同样的质变还发生在扬州市邗江区沿湖村,村民马明斌是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亲历者。2014年,他开了一家小餐饮店,现在,小店已经实现“餐饮+民宿+文创”融合发展,年产值突破150万元。

  沿湖村党委书记刘德宝介绍,十年前,沿湖村还是个小渔村,产业单一,他提出把乡村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渔民上岸“卖风景”。去年,全村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产值突破2000万元。刘德宝说:“如今,全村有360多人从事乡村旅游工作。同时,我们还带动了周边4个村1100多人加入乡村旅游行业。”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文化和旅游兼具精神和物质属性,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江苏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艺术为民、文化惠民、旅游富民,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艺术作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从全覆盖向高效能转变,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推动旅游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盈,助力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

  来源:中国旅游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