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唯一临江板块,大江奔涌孕育并滋养了常州高新区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工程,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新北区委书记、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庆表示,“不断擦亮‘秀美高新’名片,打通生态价值转换渠道,重现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全力当好全市‘532’发展战略主力军,努力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为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美丽常州‘工笔画’贡献高新力量。”
破解化工围江,江南岸景一时新
长江常州段岸线为沿江八市中最短,总长25.8公里,全部位于常州高新区。长江大保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化工围江”问题。曾经的岸线化工企业林立,采砂船扎堆,主江岸线一度集中了常州全市45%的重大危险源。
常州高新区累计投入超100亿元,通过开展“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关停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8家,在全区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22家,实现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清零”。围绕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等目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生态建设、安全环保监管等方面的新路径,制定化工企业安全拆除、土壤管控实施规范,形成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开发绿色发展的常州经验、常州模式,得到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现场视察的充分肯定。转型发展拓新路,在大力推进拆迁腾退背景下,滨江新材料产业园各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414亿元增至2022年的580亿元,亩均实缴税收也从11.1万元增至36.7万元,赢得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双称号。
如今江堤上下,一片水清岸绿的旖旎风光,“生态锈带”蝶变为“生态秀带”。常州高新区一手抓转型腾退、一手抓“生态格局”重塑、“生活空间”优化,沿江岸线5公里廊道生态复绿,累计复绿超3300亩,有机串联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渔港码头、省庄河湿地等景观节点,加快推进以“九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长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真正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清理渔港码头全部245条渔船,累计118户369名渔民上岸安置、社保全覆盖。“捕鱼人”华丽转身为“护渔员”,共同守护一江碧水。春江街道东海社区原渔民周太光表示:“靠江生活了半辈子,以前总是想着怎么捕鱼,现在变成了思考怎么护渔,能看到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真正变成了水清岸绿的黄金通道,我很自豪。”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需要统筹算好生态账、经济账、社会账。常州高新区围绕沿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21—2035年)》,开展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创新试点,探索“企业退出—生态修复—指标调剂—易地使用”的“空间补偿”机制,形成沿江地区化工企业关闭与厂房拆除,腾退地块污染调查、评估与治理等“七位一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流程、全闭环操作办法。
新北区委常委、滨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姜浩表示,“长江大保护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为全市推进长江大保护的‘主阵地’,为百姓还原长江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岸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我们义不容辞。”
全面绿色转型,经济富强天地阔
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六个百亿台阶、达到199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21%,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常州高新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正成为高新区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向低碳绿色转型升级,是常州高新区上下对“重现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共同认识。建立“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激励约束机制,始终把低能耗、高产值导向引入项目招引全过程,着力引进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低碳产业项目;以更大力度“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全力出清风险隐患、低效产能。着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产业园区,以龙江路高端智造园为样板,全面对照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相关标准进行载体建设,全力推进光伏电站、储能系统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探索多样化“光伏+”场景应用,形成可落地、可衡量、可复制推广的低碳园区建设模式。以数字赋能引领新旧动能转换,抢占智改数转“新赛道”,累计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优秀场景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53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成绩领跑全市。龙头企业天合光能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成为常州市首家国家级绿色制造荣誉“大满贯”企业。
站在产业风口眺望未来,常州高新区出台《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实施意见》,精心绘制新能源产业蓝图,切实扛起新能源之都核心区的应有担当,预计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突破1200亿元、新能源整车相关产业突破1000亿元。对照“发、储、送、用”四个环节,常州高新区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赛道,确定“太阳能光伏及储能、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风能氢能关键装备”三大重点发展领域,工业级储能、能源电子和关键材料、“三电”系统、氢能及氢能供应等九个细分领域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深耕产业基底。围绕产业生态“建圈”,依靠重点企业“强链”,引进关键项目“补链”,不断完善产业图谱,既重视比亚迪、天合光能等“大象军团”,也注重培育“蚂蚁雄兵”,不断提升行业掌控力、保持细分领域竞争优势,仅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就集聚了森萨塔、安费诺、宏微科技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大使命,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科创体系提能、科创载体提效、创新主体提升、人才引育提速、创新生态提优“五提行动”,不断向“高”而攀、向“新”而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驱动澎湃动能。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推动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重点支持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建平台、保投入、引人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巩固技术“领跑”优势。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聚沙成塔”,一批批“高新造”的硬核技术和产品接连问世,2022年度R&D占GDP比重提升至3.86%,高企净增229家、达1064家、三年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96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7.4%。硬科技、硬实力,成为高新区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和最好的代名词。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亿元,同比增长8.8%;规上工业总产值1785.3亿元,同比增长9.3%;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2358.2亿元,同比增长16.4%。常州高新区党工委(新北区委)副书记、区长石旭涌介绍道,“高新区以‘绿色’身姿站上发展前沿,产业发展和硬核创新‘金字招牌’更加闪亮。‘乔木顶天立地、灌木成群结队、草本生生不息’的产业生态已然形成。”
促进和谐共生,秀美高新魅力显
蓝天常驻、空气常新,是群众所盼、民生所系。常州高新区累计建成98个公园绿地、133公里绿道,绿地面积超4万亩,绿化覆盖率达39.9%。2022年PM2.5浓度降至34.5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五年来下降32.1%。数据的鲜明对比,折射的是高新区生态之变。
放眼如今的常州高新区,口袋公园、城市步道、生态湿地随处可见,“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绿肺”体系,已成为市民欣赏旖旎风光、休闲小憩的好去处。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城市绿肺,万亩新龙生态林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按照“公园绿地+”模式进行运营,通过文商旅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价值有效转换。今年在新龙生态林举办的“芒禾森林音乐节”“长江森林音乐节”,向全国发起“诗画江南、常乐之州”的魅力邀约,累计吸引青年乐迷近8.5万人次,其中90%为外省、外市游客。从除尘降噪、固碳释氧的“生态高地”,到有容乃大、森罗万象的“青年乐土”,新龙生态林写下了绿色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和民生效益转化的最美注脚。
在国家“引江济太”工程指引下,常州高新区以新孟河清水廊道建设为主抓手,结合德胜河、浦河水系治理等重点工程,启动水环境全域综合治理,沟通串联区内水系,打造“通江达太”的生态水网。一江碧水、润泽两岸,随着河流生态的修复,沿江村落再现水韵江南的秀美风光,河畅水清、鱼翔浅底、白鹭翩飞、野鸭游弋的生态画卷在高新大地上徐徐铺展。绿色生态农业欣欣向荣,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东南村、史陈家村等美丽乡村成为最美“网红”村落。每逢周末,周边市民结队前往赏花踏青、生态采摘、户外聚会、休闲野炊,既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也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水清、景美、百姓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愿景正在高新区转变为生动现实。
在常州高铁新城,从江边污水处理厂接管处理后的中水,输送至智慧综合能源站,以热交换形式提取冷热能量,可为2万多户居民、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集中供冷供热服务,预计年减少碳排放超8万吨,相当于新增800公顷阔叶林。能源站所有设施设备都隐匿于街角公园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经过能源站热交换的中水,进入高铁新城城市湿地体系,进行自然消纳处理。零碳未来城市理念融入居民生活,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见桩率、光伏电池见板率持续提升,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已成为高新区居民的生活新风尚。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