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30个产业项目、签约投资总额50亿元 “国字号”双碳产业大会在宁“碳”路未来
2023/09/20 15:49  

  9月16日至18日,2023中国(南京)双碳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鼓楼区召开,大会由鼓楼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主办,吸引来自政产学研等领域的代表近500人一同“碳”路未来,共商发展。

  这是鼓楼区今年第二次举办全国性“绿色盛会”。4月1日,第十八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暨双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大会以“绿色能源·创新引领”为主题,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2020年,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市大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构建智慧能源产业体系以及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在此背景下,鼓楼抢抓绿色经济发展机遇,打造“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构建集高端智库、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两次“双碳”大会,将为实现“双碳”目标进一步探索发展路径。

  两次“牵手”,“国字号”青睐鼓楼

  2023中国(南京)双碳产业大会以“低碳电气绿色引领”为主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会上围绕电气装备智慧化、信息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发布“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要求”等9项团体标准。在氢能标准体系新思路、绿色船舶新发展等6个分会场,40余位产业界和学术界专家共话“双碳”技术热点问题,交流产业发展愿景。

  大会现场,一系列“含金量”高、“含绿量”足的签约项目令人瞩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鼓楼建设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南京科创中心,以鼓楼为中心,围绕南京市、覆盖江苏省、辐射长三角,推动科技资源聚合,促进科技经济融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南京科创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与鼓楼区下关滨江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签署“绿色航运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在鼓楼高新区设立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鼓楼高新区基地,加速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涉及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的7家企业与鼓楼签订项目落地协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外,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用科技创新为鼓楼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月的大会上,鼓楼区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鼓楼高新区与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上海环交所、南京南智碳中和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年两场“国字号”大会,让鼓楼收获满满,有信心也有实力踏上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道路。

  “龙头”领航,助力产业集聚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鼓楼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省会功能核心区、南京市中心城区的鼓楼早已落子布局,以全域创新为引领,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打造“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

  2008年来到鼓楼的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最大发电企业。企业将经营方向向综合能源服务商和绿色低碳能源供应端转变,开发新能源、清洁高效火电、分布式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和新业态绿色能源项目。截至目前,企业已建成281个全容量并网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共计75万千瓦,预计年底超400个项目投产,是省内分布式项目数量最多的区域公司。

  “这些年来,企业和鼓楼区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厚厚一沓,足有十余份。”该公司规划发展部副部长李东华说,比如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就新能源发展、综合能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在下关西火车主题街区建设0.4MW光伏项目,近期将投入运行。

  “我们还与东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建设新型蓄能、盐穴储能、绿甲醇等新业态能源项目。另外,将立足热、电、气、水的多能联供,在鼓楼开展园区和楼宇综合体的综合能源项目,降低园区能耗和碳排放水平。”李东华说。

  同样是2008年,南京苏夏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国兴带着30名员工在鼓楼区创业,为煤电、核电等市政公用行业、石化行业的节能与供热领域做专有技术服务。

  王国兴告诉记者,企业对大机组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将发电厂综合热效率由45%—50%提升到70%以上,达到节能降碳的效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0余个长输热网工程,其中近300个将距离突破性延伸至40—60公里供热半径,极大提高输送效率。还有低耗热网工程,能将热网输送蒸汽的热损失降至3%以内。

  “鼓楼有完备的扶持政策、创新平台、企业服务,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办公地点毗邻我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高校学科优势能持续引育人才。”王国兴坦言,经过15年的发展,现在400多名员工中,有近80名来自南师大,科创氛围浓厚。目前,企业年产值在5亿—7亿元,工业蒸汽供热市场占有率达60%。

  今年以来,借助国电江苏、中煤能源、南瑞集团、华能集团等电力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中建材华东材料、德龙汇能、中核汇能、江苏船联等20多家新能源领域典型企业云集的优势,鼓楼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研发与交易等“双碳”产业,在“双碳”领域集聚140余家企业,落地“双碳”产业项目近30个,签约投资总额约50亿元。

  创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

  鼓楼区汇集南大、河海、南邮等20所高等院校、46名两院院士、15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等120余家科研机构,在“双碳”科研的各个垂直领域,发挥着创新策源地作用。

  去年12月,鼓楼区与南京大学围绕“双碳”产业签署合作协议,依托南大“双碳”特色优势和技术水平,建设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和南京南智碳中和研究院,推进“双碳”理论研究、原创技术研发和产业项目孵化。

  “4月的大会上,我们与上海环交所签约,共建碳管理体系(南京)中心,围绕‘双碳’规划咨询、碳金融、碳能力建设、碳管理项目、碳资产等6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本次大会,则携手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开展区域碳管理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碳排放核算平台,助力碳交易,管理碳资产。”南京南智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赵良说。

  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也与河海大学签约“双碳”目标下的智慧排水项目。该公司总经理刘福宇介绍,项目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绿色低碳排水系统,实现城市排水管网河网的实时监测预警、闸泵远程调度、应急响应等功能。

  近年来,鼓楼区深入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依托高校院所科研资源,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打造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该区与东南大学合作,引进国内外高端院士团队,建设海外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际数字“双碳”科创平台。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攻关低碳零碳负碳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链升级。与8个来自长三角万亿级GDP城市的中心城区,组建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经济发展行动”。

  鼓楼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翁再宁表示,通过一场场全国性盛会,鼓楼不断和专业协会、研究院等达成合作,进一步为“双碳”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生态,让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鼓楼加快向“双碳”技术创新策源地和长三角绿色经济引领区转变。

  来源:南京日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