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不少国家首先捂住粮袋子,今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叠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贸易摩擦等多重风险影响,使粮食安全风险成为维护国家安全最现实的挑战之一。近年来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稳定注入积极因素,其中粮食丰收和农业稳定发展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疫情的持续肆虐,要做好长期应对,必须扎实构建农业新发展格局,全面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大形势、大格局、大逻辑。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增长,这种转变和调整是大势所趋、发展使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断,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方向路径和主要任务。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这是实现我国经济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础和关键。
一、科学认识高质量发展理论渊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根本变革,是通过思想观念变革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认识这次变革的根本性,必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的创新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生动体现,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生产力水平提高。高质量发展要求把生产力提高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马克思提出了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多种情况,即“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页)。同时还指出,农产品的商品化塑造了农业资本家阶级或“农业企业家阶级”,为了使农业生产的利润率保持较高水平,需要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降低生产费用。在这一过程中,农业资本家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即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协作化和现代化水平。毛泽东曾多次引用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1962年毛泽东号召领导干部:“要较多地懂农业,还要懂得土壤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化学、农业机械等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他高度重视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大力提倡选种和改进耕种方式,总结概括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邓小平在回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时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创新性地提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座谈会上的讲话)。这充分表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依靠增加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还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生产关系改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在其中运动着的现存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马克思恩克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生产关系不是永恒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免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在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都需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生产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937年,毛泽东在总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时指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页)1962年,邓小平在谈农业生产关系问题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优化结构是适应生产要素条件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生产结构优化源于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理论。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马克思认为,各产业(两大部类及各部门内部)按比例协调发展,社会总供给必须与社会总需求平衡,交换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条件,由社会消费结构决定并随消费结构变化而变化的供给结构要求社会产业结构作出相应调整,结构均衡是具有决定作用的,结构均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离开了结构均衡,总量平衡是无法真正得到实现的。毛泽东指出要正确处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人民日报》,1976年12月26日),他还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技术选择等方面的思想,敏锐地觉察到在合作化后刚刚萌发的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副业的发展特别是社队企业的初兴非常关注,认为是未来中国光辉灿烂的希望。邓小平认为,农工商结合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要多种经营,农工商结合”(《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87页)。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指出,“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
第四,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摒弃盲目粗放式的高速增长,降低传统高能耗能源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节约和循环经济思想、绿色消费思想、适度消费思想等都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强调对环境的使用和资料的利用不能超过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吸收能力和再生能力,还提到消费要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从辩证的角度看待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号召要“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提出要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邓小平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他指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0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两山”理念:“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和精髓所在。
二、科学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从市场供求来讲,高质量是指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归纳起来,就是要做到“七个高”。一是自给水平高。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碗里要装中国粮。二是产品质量高。生产的农产品在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基础上,口感更好、品质更优,营养更均衡、特色更鲜明。三是产业效益高。搞农业不仅要有赚头,还要有奔头,与从事二三产业相比,农业经营的收入水平大体相当。四是生产效率高。生产更加绿色,资源更加节约,环境更加友好,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五是经营者素质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不再是老人妇女,而是有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六是国际竞争力高。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国外相比,要实现同样的产品我们价格有优势,同样的价格我们品质有优势,同样的品质我们服务有优势。七是农民收入高。要让农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不仅让新型经营主体受益,还要让小农户平等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过程。农业高质量体现在供给有保障、产品品牌响、产业竞争力强、经营效益高、农民收入好、发展方式优、生态环境美。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高质量水平的衡量标准、发展优势和短板,通过科学设立高质量发展的考核目标和考核办法,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支撑决策、指导生产、影响市场的作用。
(一)科学把握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必须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发展新动力新活力。既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要不断推出能够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既要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也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重点从五个方面科学衡量。一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意味着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单产提升与质量提升并重,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意味着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三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这意味着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抓住种子和耕地两大要害,从主要靠人力畜力、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向科技装备等现代要素驱动。四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程度。这意味着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注入人才、技术、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当前重点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五是政策工具现代化水平。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意味着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综合运用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确保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二)科学把握我国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趋势。一是承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培育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一懂两爱”情怀、市场意识强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底,全国家庭农场已超390万家,农民合作社高达22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90万个,逐渐壮大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管理水平、协作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已经成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支撑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发育成长、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科教兴农政策成效也不断显现,培养出了一大批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高素质农民就业队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培育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初步构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探索研发与应用无缝对接的有效办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明显加快。建立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区域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核心的国家农业创新服务体系。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人员创业教育中心、科技培训中心等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建立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示范园、产业孵化园等产学研创新协同基地。三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外环境已经形成。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强烈,加快推进绿色兴农,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城乡居民对于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的迫切需求。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中美关系、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等不确定性加剧,对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供给方式提出新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凸显,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链、价值链安全性稳定性急需夯实;以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为主线,以品牌化为模式的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等新产业不断形成,共享农业、农商直供、个人定制等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实行品牌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强农,打造高端农业品牌,成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现实所需。
(三)科学认识农业农村短板将是国家转入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的基础性约束。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化肥、农药等投入品施用量大大减少。但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耕地与“二调”相比,全国耕地面积近10年内持续减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仍然突出。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水粮区域分布失衡问题突出,产粮大省境内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比重很低。二是产品与要素市场结构性失衡。从数量结构看,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任务十分繁重,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市场剧烈波动时有发生。从品质结构看,质量一般的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优质高端品牌农产品较为紧缺。从地区结构看,农产品主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趋大,北粮南运、南菜北运等远距离保供占比过高,主销区自我保供能力趋低。从要素市场看,资本、土地、劳动、技术、数据要素在农业领域配置的市场驱动力仍然明显不足,农业用地难、融资难、用人难等问题时有出现,种粮农民、种粮地区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保护。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先导性较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上升到60.7%,对比发达国家70%~80%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农业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农业科技推广滞后,我国农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40%,大幅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80%的比率,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农户生产经营增收稳定性不足。种粮收益不高、菜篮子产品卖难买贵并存、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个数和实物总量均呈现增长趋势,而绿色食品单位产品平均价格却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绿色食品品牌效应不足,与市场上普通产品相比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传统小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农户经营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不足,种植优质粮经作物的积极性不高。
三、科学谋划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高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一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供给能力、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牢牢把握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三是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四是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注入人才、技术、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当前重点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五是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价格、政策等工具,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一)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动力,必须着力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二是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农村均衡发展。协调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力推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加快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布局,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三是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绿色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绿色化,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实现资源优先节约、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乡村美丽宜居、生活方式绿色。四是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在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前提下,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有确保重要农产品最低自给率的政策体系,也要释放稳定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的市场信息。五是共享富农,着力增进农民福祉。牢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充分认识没有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优先发展,着力构建机会公平、服务均等、成果普惠的城乡发展新体制新机制,让农民更加体面、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加宜居。
(二)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动能。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根本途径。一是确保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口粮、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按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防范风险的原则,划定中央和地方粮猪菜等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底线,建立自给率低点预警机制。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科学测算资源环境承载力,划定资源环境警戒线,构建资源超载预警机制以及风险管控措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互联网和5G技术,建立国家粮食与大宗农产品储备与紧急调运人工智能系统,增强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下的管控能力。二是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落实粮改饲,粮豆轮作,棉油糖蚕、马铃薯主食化,大中城市蔬菜自给等措施;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生猪等畜牧业发展格局;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批原产地保护基地,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优先将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稻谷小麦田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对大豆、棉花、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划定生产保护区,明确保有规模,加大建设力度,实行重点保护;按照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安排生产,促进区域农业统筹发展。三是建立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机制。一些先进的市场经济国家建立了全产业链管理、一体化监测预警的体制机制,使政府决策更透明、生产安排有依据、市场动态可预期。美国早在150年前就建立了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近40年来实施了国家农业展望制度,奠定了美国对外农产品贸易主导权、国内供需调控主动权、全球市场话语权。针对目前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由政府各部门各管一段,农产品生产、消费、进出口、库存等数据信息各自统计、各自发布,产销信息满天飞,消费者生产者无所适从等一系列农业特有的问题,应加快从以产定需向以需定产的市场策略转变,坚持市场主导、消费主导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鉴国际先进体制机制,完善中国农业展望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预警机制。
(三)坚持产业深度融合,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效益空间。一二三产融合是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建设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融合发展体系。主要标志是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明显提升,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一是统筹产业布局。促进农产品生产与初加工、精深加工发展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全面发展,加快完善粮食、“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二是着力培育融合主体。强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的基础作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新型农业服务经济体壮大,鼓励企业进村,支持社会资本下乡,形成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能让更多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融合主体。三是创新融合方式。根据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与产业布局,以产权为纽带,建设现代农业园、科技园等示范模式、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等带动模式、休闲农业和农业嘉年华等农业旅游推进模式,以及“互联网+”等电商服务模式等,资源、资本、人才、科技、市场等要素融合,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四是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农户的基本收益和战略利益,就要切实平衡老板和老乡的关系。既要防止富了老板、穷了老乡,也要防止老乡只有权利、没有义务。既要防止土地非农化,也要避免资本恐农化。各类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将土地租金与股权分红、产品售价与溢价分红、季节性就业工资与长期就业权益、政府补贴收益分配权益、金融支持政策分配权益等涉及企业主体利益、小农户收益权的政策固定下来,让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有预期,让小农户跟着大户有奔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五是增加国有企业在乡村产业中的影响力。鼓励银行、保险、物流、交通、信息、技术推广等行业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在农村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带动作用、服务功能、公益价值,实质性扩大乡村基层服务网点的密度,大力降低农业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的成本,形成政府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主导、国有企业骨干、社会资本促进、农户利益联结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农业市场主体投资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坚持农业科技优先地位,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一是创新协同攻关模式。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构建农业科研发展“一盘棋”格局,创立科企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多学科联合创新,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系统集成。二是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研发一批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大力推进农业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快畜禽品种、部分高端农机或核心部件等“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在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和草地贪夜蛾防控等方面,强化技术攻关和转化,尽快取得更大进展。三是拓宽科研支持渠道。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形成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创新科技投入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注重打造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综合科研平台和示范基地,建成联结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大体系的重要中枢,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五)低碳引领制度创新,将生态环境保护由约束条件转变为驱动源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守住绿水青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一是绿色生态理念构思未来农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度创新、政策行动的发展原则,以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和高效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谋划未来农业发展。强化政府引领,确保企业跟进,加强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培训教育,多措并举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二是持续加大绿色农业技术研发。加大对以农业绿色技术研发为导向的科研支持力度,提升支撑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减肥控药、农业清洁绿色投入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水农业技术与装备等关键技术研发,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三是努力构建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农业农村是一笔巨大的生态资产,当前农业减排的边际成本远低于工业,可通过制度设计获得生态收益和补偿,既调动农业减排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又能大幅降低减排的社会总成本。加强农业绿色GDP核算、生态资产核算、生态成本和效益核算研究和激励制度建设。设计好农业与工业、主产区与主销区、上游和下游、城市和农村的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以及温室气体交易等制度,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有效供给。树立以有用、有限、有主、有价和有效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资源观,加快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实施,强化农业资源监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将资源利用规模、利用强度和空间布局控制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建立激励约束并重的长效机制。
作者:张合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