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可以这样做——汾湖“曲水善湾”可持续、有“温度”
2023/10/27 17:41  

  一粒种子,能萌发怎样的生命?

  一个项目,能焕发怎样的精彩?

  行走在苏州市吴江汾湖高新区三好村曲水善湾,惊艳无处不在——

  村道边打理花草的阿婆们说:“天天有活干,工钱还不少。”

  年近八旬的唐叔对你说:“门口柿树下开出的茶馆,接待一拨拨客人,每杯茶10元。”

  村里的干部说:“一座座老宅破茧新生,化为民宿、茶室、亲子体验场,各地游客租下民宿,一住好几天,他乡成故乡。”

  项目运作人对你说:“各类业态已经实现营收每月100万元左右,明年年收入约可达1500万元。”

  寂寥乡野焕发的生机,是“曲水善湾”项目催生的景象,由表及里,气象万千。

  埋头三年,“曲水善湾”一鸣惊人

  和全国众多村落相似,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汾湖农村大量年轻人都去城镇工作、安家,人去楼空,乡村冷落。汾湖众家荡北侧的善湾,留守农户从100多户减少到了28户。

  2020年,汾湖高新区招商视角进一步向乡村延伸,从杭州招来蓝城集团团队,规划开发乡村振兴项目。

  “我们在选址时,看中了善湾这个地方。”团队负责人管弦乐说起当时决定投资的原因,认为有三:一是这里在周边城市1小时度假圈内,来去便捷;二是生态优势明显,与800亩众家荡相伴,具有水乡特征,春天和秋天乡景很美;三是村庄空置率高,肌理又非常好,全部沿水而居,有较好打造基础。

  伴随着项目团队的入驻,管弦乐也从城市来到了农村,他介绍,根据目前规划,“曲水善湾”项目已覆盖到周边4.4平方公里,从2020年底以来,除了完成道路、驳岸、管网、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完成了1.2万平方米的民宿、餐饮、商务接待等建筑,其中包括多次获得大奖的“水杉居”餐厅。

曲水善湾用度假产品置换“艺术下乡”,不用花钱就诞生了二三层楼高的大玫瑰、大兔子、大草莓,还有五颜六色的树。

  “水杉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杉树。白天太阳光照进室内,斑驳陆离;夜晚餐厅灯光穿过屋顶,恰似繁星点点。与它毗邻的船坞民宿,设计成乌篷船式的拱形船顶。两者互为补充,可以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江南水乡度假的浪漫。”管弦乐十分自豪于项目的建筑群,独特的标志性架构,使“曲水善湾”芳容初展时就具备了网红属性。“网红景点的好处是,不用再花钱做宣传,每个来曲水善湾的人都是你的免费宣传员、‘传声筒’。”

  “我们在这里埋头默默准备了近三年。现在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年,一拨拨媒体人、网红达人纷至沓来;一位位客人预约度假,一屋难求;一辆辆豪车开进来展销,举办新车发布会,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有机链接,“曲水善湾”真的“红”了。

  这里的农文旅业态“很特别”

  行走曲水善湾,不经意间会看到一些独特的装置,有二三层楼高的大玫瑰、大兔子、大草莓,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树。管弦乐介绍,这些户外“风景”都是上海、苏州的艺术家们留下来的,是用曲水善湾度假产品置换获得的。

  去年以来,项目团队以“艺术下乡”的形式与上海、苏州的七八家艺术机构合作,在为艺术家们提供安静创作环境的同时,定期举办艺术家作品展、艺术沙龙等,并以吃、住、体验等度假产品,置换艺术作品,丰富农文旅业态。

  随着艺术的植入,村庄日渐复苏,旅游风生水起,每逢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超1500人,魅力难挡。

  在“艺术下乡”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项目持续发力,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推进建设中医康养能量中心,借力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的科研成果,用数字机器人开展身体检测和健康监测,提升度假产品的档次,同时为村民提供免费体检的福利。

  去年10月1日,船坞餐厅开业,作为项目的总策划,管弦乐和他的团队在众家荡北侧已形成农文旅组团的基础上,再次升级项目,开始在众家荡南侧建设农业组团,利用科技大棚,引进生态养殖系统,打造“鱼菜共生”业态。

航拍曲水善湾水杉居和船坞民宿。

  管弦乐又算了一本账:“一条1.5斤的鲈鱼,养殖成本大约15元,市场价在18-20元,我们做成菜品,市场价可达到108元。”事实上,鱼菜共生不仅支撑起了自营餐饮的需求,还为周边别墅区居民提供了高档食材,全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此外,科技大棚还推出水培蔬菜,形成了一套从菜籽育苗到长成食材的课程,该课程还将运用于研学活动,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特色创举同时激发着当地村民对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三年来,年轻人“回来了”,城里人“返乡了”,喜欢乡村生活的人“赶来了”。

  “我们团队有60多人,50%以上都是90后、00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农村人口的结构。而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最大力量。”管弦乐预计,到明年夏天,曲水善湾会进入更好状态,项目持续完善,每个环节都能发力。

  一本账,算出项目是否“可持续”

  且行且美好,当一批批到达者给出好评且成为回头客时,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看起来“高大上”的农文旅项目,能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运行?

  回答是肯定的。

  管弦乐算了一本账:“目前餐饮、住宿、活动等业态试运营每月营收约100万元。这只是第一年,农文旅项目一般经过两到三年培育会达到常规营收,测算下来,未来每年营收有望超过2500万元,利润500万至600万元。”作为农文旅业态,管弦乐认为,这个回收率还是比较理想的,加上项目周边土地的溢价、房租的溢价、招商的溢价、村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等,这无形价值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品牌效益更是无法估量的。

  项目获得的回报“掷地有声”。同时,人们发现,项目运作中,与村里、村民发生了很多“共荣共生”故事。

  项目启动后,与留守的28户村民及一部分“房在人不在”“空关户”建立了三种“关系”。一是腾出保安、保洁等岗位,吸收村民就业,在增加他们工资性收入的同时,引领村民全力提升村庄环境,从经济层面和精神层面拥有获得感;二是协力开出农文旅新业态,村民增加了经营性收入;三是租下空关房屋,改造成为民宿,增加村民的租金收入。

  “刚开始,我们在唐叔的庭院里打造了一个小茶铺,让他在种了40多年的柿子树下摆了几张八仙桌,又把小菜园重新梳理了一下,建了一个廊架。来度假的人到他的茶铺里喝茶,听他说一说村里的故事,聊一聊善湾的建设,没想到还挺吸引人的。”管弦乐说,项目团队从唐叔身上获得启发,开始与村民共建农文旅业态。如今,村民王留永开出了盆景园,作为游客体验农事活动的驿站;更多村民将庭院建成亲子活动场所,吸引城里孩子乡村“玩泥巴”;一栋栋空关老楼,年租金超过了10万元。

  同时,项目团队通过活动创意给村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以“美食传递计划”为主题的乡村厨艺大赛,设置了金、银、铜奖和优胜奖。每年9月,周边村村民集中到“曲水善湾”,将本土食材烹制成美味佳肴。厨艺比拼选出的获奖菜品进入到餐饮菜单中,接下来的一年中,每卖掉一份菜,村民就能获得提成。“美食大赛让我们把土菜的精髓融入到餐饮体系里,让前来度假的江浙沪客人体验到了最地道的饮食文化。”

柿子树下的“唐叔茶院”,成为曲水善湾的“网红”。

  令人更为欣喜的是,如今湖北、广东、云南等地的客商前来探访,期待能将“曲水善湾模式”输出,为当地农文旅发展提供支撑。

  “实践证明,依托江南原汁原味水乡风情的‘曲水善湾’农文旅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它能提升农村环境和风貌,赋予农村‘造血功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活跃乡村生活和文化,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吴江区委常委、汾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炳高说。

  来源:新华日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