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为“南林大”)理学院教师蒋华松评上教授,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
随着高校陆续启动实施职称评审改革,长期承担思政、数学、外语等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教师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晋升之路。同时,不同类型教授的不同评定标准也引发热议。
对此,部分网友持肯定态度:
@海紫罗兰:干得好!擅于教书培养人才的就让别人专心于课堂,擅于研究的就让别人专心于科研。两者同等重要。
@陆小小沐: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教得好”也要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检验,要能服众。
@肥皂粉:非常好,极力赞成!我也在高校,很多高校里老师拼命写论文,拿科研课题,认认真真教书的人少之又少了。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质疑:
@含章居:不搞科研,如何能把握学术动态、学术前沿,如何培养人才?!
@少年阿宾的成绩不太理想:乍一看是很好。但是大学的重点确实应该在于科研。学生想学可以去看网课。这么改革可能意义不大,而且怎么才算教得好呢?
@滚筒洗衣机:不评判事情,但教学工作本就不好量化,想知道以教学评上教授其认定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公平公正?
而站在“中立视角”看待问题的网友,既表达了担忧,又抒发了愿景↓↓↓
看完这些评论,你会发现,不少网友把“科研”与“教学”放在了两个对立面上。
科研与教学是对立的吗?
虽然专攻教学的晋升之路或将区别于专攻科研的,但网友们对二者持以“非此即彼”的态度,似乎偏离了高校“促进教学和科研同频共振”的初衷。
正如上述网友所说,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教研相长”。
如果把知识比作水,给学生一杯水时,教师至少需要备有一桶水。这也意味着,即使是专攻教学的教师,也不可能只顾授课内容而全然不顾学术与科研。
南理工理学院教师黄振友,从教二十余载,始终坚信教学相长的道理。
他认为,学生接受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
学生是否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且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将其通俗地植根于学生已有的、熟知的知识体系中去。同时,老师还要能把握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以及科研方向的联系。
繁重的教学之余,为了让系里的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在学术上尽快地成长,黄振友还挤出时间,在系里办起了讨论班,带出了一支专业过硬、学术扎实的团队,成为了该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教学与科研上的中坚力量。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曾讲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矛盾点:考核方式
既然科研与教学并不分家,那么矛盾点在哪里呢?
有眼尖的网友指出,在于考核方式。
以往,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甚至是薪资,都要和论文直接挂钩。这一硬性要求,使得教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研究课题、发表文章上。重压之下,代写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事件屡有发生。
但多年来,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一直掌握着高校职称评审的“指挥棒”,毕竟教师的科研成果最易量化考核。相较而言,扎根于三尺讲台的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可以用课时量来准确衡量外,其教学效果、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等均难以量化,一度令评审标准的制定处于尴尬境地。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其实近年来,不少高校越发重视教学,有的还以重奖奖励教师教学工作。但如何调动教师,尤其是科研突破难、教学工作量大的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为教师的职业道路设立科学、公正、全面的人才评价指标?高校仍在探索之中。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南林大的初步解决方案。
该校人事处处长闵永军介绍,此次评审,先由老师自主申报,通过多轮筛选,最终筛选出3名候选人,再从师生评价、课堂质量专家评价两方面进行评比。
“深受学生欢迎”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一部分由学工处调取近5年毕业生数据汇总而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
而课堂质量专家评审,是由该校教务处在教师不知情的前提下,在其前一年授课录像中随机抓取3段45分钟的教学视频,组织校外不少于3位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以及校内教学督导等进行评议。
南林大校长王浩说,今后,该校还将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以及教师所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动态化的职称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让不同专长老师都能在校园中安心专注于扎实、系统、高水平的专业工作。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这项规定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各部门实际,赋予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这意味着,我们将在不远的未来看到多元化、复合型的评价体系。我们也相信,这些评价机制也将会日趋完善。
教学是个良心活
蒋华松 江苏省教育厅 图
姓名:蒋华松
所在院系: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
评上正教授时年龄:54岁(2019年)
当时教龄:33年
之前在副教授岗位上时长:12年
黄振友 南京理工大学校报 图
姓名:黄振友
所在院系: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评上正教授时年龄:56岁(2018年)
当时教龄:近30年
之前在副教授岗位上时长:19年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南林大、南理工的教学型教授“第一人”都出自理学院的数学学科。
众所周之,高等数学在很多初入大学的学子心中,是一门晦涩难懂的科目。如何改变这种刻板印象,让学生学习过程简单化、轻松化的同时,还能扎实学到专业知识?
黄振友说:“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抽象的专业理论和概念通俗化,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学生‘最有可能掌握的’而不是‘最应当懂得’的话语词汇来讲课。”
身为数学专业的教师,黄振友的知识范畴却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畴。他兴趣广泛,空闲时间爱读有关中外历史的书籍,对数学发展的历史也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此外,这位数学教授对文史著作兴趣也甚为浓厚。《古代汉语》《鲁迅全集》等中文专业的书籍,他不仅读起来爱不释手,而且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数学、历史与文学,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知识,在黄振友看来其实都是相融相通的。因为爱好中外历史,他具备了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又因为爱看文学书籍,他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让他在学习中受益匪浅,在教学上如虎添翼。听过他课的学生普遍反映:“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任何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通过他的讲授总能变得具象而生动起来,我们理解起来也变得轻松多了。”
而在南林大,“案例、板书、喝水少”是蒋华松的“上课三宝”。他的课,听过的都说好↓↓↓
最枯燥单调的数学,蒋老师能用最贴近生活的实例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易懂;尽管他身患肩周炎,一节课却会写满三、四块黑板板书;课堂上从不喝水,却激情满满、滔滔不绝、连贯顺畅。
蒋华松和黄振友一样,此前在副教授的位置上待了十数年,坚守岗位、深谙教学却“晋升难”,几近放弃晋升为教授的想法。
但是,教学是个良心活儿。
视教学如生命的黄振友说:“教师必须首先做好自己的主业,要真正把教学当回事来认真对待。”
“大学最本职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说,“科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回归教学本分。”
回归师者本职,韩愈作《师说》时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针对教学型教授的评定,我们不能只看结果,而忽略教师数十年如一日的优秀教学工作。同样地,教学型教授的评定是一条出路,但绝不是不攻科研者的晋升捷径。
我们相信,无论戴上还是卸下“正教授”这样的头衔,蒋老师,依旧是那个课堂上意气风发的蒋老师。
交汇点记者丁叮综合新华社、新华日报、澎湃新闻、南京林业大学官网、南京理工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