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8月28日上午,东部战区海军烈士史料移交仪式在该战区海军军史馆举行。仪式上,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向东部战区海军军史馆移交了1949年在南京牺牲的11名海军烈士史料和历史照片。东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领导,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赵永艳及东部战区海军官兵代表近百人出席仪式。
“从1949年成立开始,雨花台烈士陵园就注重收集各类在南京牺牲的烈士史料。”赵永艳介绍,今年初纪念馆陈列展览部在整理历史文献时,从史料里发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自华东军区海军政治部的一批史料。在经过研究人员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些史料详细记载了1949年人民海军“惠安”舰和“长沙”舰在南京长江江面遭敌空袭和11名烈士的牺牲经过,整理中还发现了烈士们的照片。
“尘封近70年,11名英烈的史料‘回家’了!”作为一直和史料打交道的业务骨干,东部战区海军军史馆馆长李星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告诉记者,“惠安”舰牺牲烈士是人民海军宣告成立后牺牲的首批烈士,史料里的很多记载均为首次发现,比如1949年4月28日防空战斗中,烈士何友生牺牲于“惠安”舰驾驶台,烈士陈一启牺牲于前炮位,其他烈士牺牲于机关炮炮位上等描述,都是第一次在文史资料中见到,很有史料价值。
翻看11名烈士档案显示,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1岁,最小的18岁,有的学生时代就是中共地下党员,铁心向党、义无反顾,为了党的事业敢于牺牲一切;有的接到防空疏散命令后,自愿留守,护舰保船,视军舰如生命、与军舰共存亡;还有的面对敌机空袭,顽强还击,洒尽热血,把生命定格在战位上……
仪式上,海军官兵们瞻仰烈士遗容、学习前辈事迹。“他们是闪亮的坐标,是时代的先锋,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敬仰!”东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领导表示,这次移交的历史资料补充了部分烈士照片和详细生平,丰富了华东军区海军创建史、国民党海军起义史,下一步他们将认真梳理好、使用好这些英烈史料,讲好东海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官兵勇担新时代备战打仗使命任务,沿着强国强军的航程奋勇前进。
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通讯员 胡卓然 摄影 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