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大数据、网格化、大喇叭、文艺轻骑兵……联防联控的创新举措成为城市街区、乡镇村组阻击疫情的重要法宝。一条条锦囊妙计,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宅居家中,让你我安心、放心、舒心。交汇点特别推出“联防联控36计”栏目,报道江苏各地、各部门精准施策的好办法、好措施、好事例,欢迎广大用户在稿件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提供线索。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监制,南京市文投集团、演艺集团策划,南京民族乐团出品的“盘古之音乐诗和鸣《战瘟神》”,1月30日晚进行最后录制,2月2日正式上线。
▲点击看视频
《战瘟神》的想法来自《送瘟神》。“《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泽东在1958年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写下的七言律诗。作品展现了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战胜血吸虫病的场景,意气豪迈。这种精神、这种信念不就是现在的我们最需要的吗?”南京民族乐团团长戴音说。
创作《战瘟神》,南京民族乐团这次选择了最潮、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国风音乐,并罕见地使用了非常古老的乐器:古籁和贾湖骨龠(yuè)。
古老到什么程度?贾湖骨龠是目前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是距今已有9000年历史的史前乐器,采用独特的斜吹演奏;而古籁则是上古时候的乐器。
据介绍,如今能用这两种乐器奏响美妙音符的音乐家屈指可数,而南京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于东波,是其中之一。
“用史前乐器和上古乐器诠释我们中华民族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共同担当、共同战斗的精神。”于东波说,这两件乐器奏起“盘古之音”,“告诉人们,没有跨不过去的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为《战瘟神》的写下磅礴诗篇的是著名作家、诗人冯亦同,已到耄耋之年的他连夜赶稿。
“虽然我已经快80岁了,但我对网络语言还是比较关注的。”冯亦同说。他在诗中写下了“鲜花绽放在春风驰援的每一个角落,速度与激情诠释2020最真实的内涵”,“《速度与激情》是大家都知道的电影名,‘2020’网友都说是‘爱你爱你’。”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的直播,他也关注着,并在诗中写道:“火神山雷神山,崛起战瘟神的雄关。”诗歌最后,引用了《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诗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而担任朗诵的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戏剧影视创研中心主任蔡伟,刚动完心脏手术没多久,“‘天连五岭银锄落……纸船明烛照天烧’,读到尾声处激昂的部分,我把所有的力气都用上了。”他说。
《战瘟神》MV上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战瘟神”则是由为张艺谋电影《影》等作品写片头书法的南京书法家许静所写。
交汇点记者 陈洁
【链接】
《 战瘟神》
■冯亦同
长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白色
穿防护服的天使,飞越万水千山
所有的路口,都亮起警戒的红灯
长长的隔离线,守卫着爱的家园……
不一般的庚子年,全中国心系武汉
火神山雷神山,崛起战瘟神的雄关
疫情就是号令,防控就是责任——
十四亿同胞的牵挂都送到最前沿!
鲜花绽放在春风驰援的每一个角落
速度与激情诠释2020最真实的内涵
想起17年前那个“戴口罩的春天”
想起半个世纪前毛泽东的光辉诗篇
让我们以《共和国之恋》回答历史
让我们用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告诉世界——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