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9月6日上午11:00,在新华社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第一时间,南京农业大学党委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召开了师生代表座谈会。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高度肯定了全国涉农高校长期以来为国家“三农”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极大鼓舞与振奋了全校师生的干劲,我们感到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学校上下一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扛起强国兴农的责任担当,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切实把人才培养好,面向三农主战场,做出南京农业大学的时代贡献,将全体农林人的小我,融入祖国建设发展的大我,吹响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集结号,向党和国家交上满意的答卷。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表示,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教育、创新以及三农工作的肯定,让我们备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们要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转化为工作的实干动力,努力做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断输送适合的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把科技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贡献南农力量。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高等农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南京农业大学将全面推进“大国三农”教育,切实为培养能够胜任解决全球和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领军人才,贡献南农方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农学院院长朱艳教授表示,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一线农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感到特别受鼓舞,特别有干劲,一定将回信的内容和精神带到每一个学生中去,并继续聚力智慧农业发展,为国家农业现代化作积极贡献。
长江学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王源超教授表示:我是从事大豆病虫害研究的,这个假期我们的团队跑了东北、河南、安徽等省份的很多田块,看到了生产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未来科研攻关的起点,我们要在“田野”里发现“真问题”、做出“大研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吴俊教授表示: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出生在农村,现在围绕三农问题开展科研工作,我们要努力培养和推动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深入农业农村的“一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三农的沃土闪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萍教授表示,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大家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启发,表示一定会把回信精神贯彻到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四学生杨瑛楠表示,作为本科生,要打好专业基础阶段,坚定在农业领域夯实基础专业知识,刻苦钻研科研课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总书记的关怀与肯定带到同学们中,坚定强农兴农之己任。
今晚7:00,南京农业大学还将组织全校师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集中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
交汇点记者 王拓 通讯员 许天颖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