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聚焦在南京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经此一路向东,汇入茫茫东海。2019年8月30日,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在江北新区正式揭牌,一场聚焦制度创新的“国家试验”就此启航。两年前,长江之滨啼声初试。两年后,百余项制度创新成果从南京片区走向全省、迈向全国。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在这里,一场场改革组成着不断壮大的发展“雁阵”,向目标而往。在这里,改革正以不可或缺的身份融入发展的蓝图中,是字里行间,也是核心要义。
创新赋能,
在改革中刷新“自贸速度”
“使用‘科创数金’,我们仅通过评级与额度测算、申请贷款、贷款审核与进度查询三个步骤,便成功获得了江苏银行300万元纯信用授信贷款,既方便又高效。”平台首个“产品体验官”纳博特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
此前因为强抵押物少,该公司融资遭遇瓶颈。在注册登录“科创数金”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后,很快就有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对接,通过平台的银行“竞标”模式,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对比各家银行的利率情况,选择了适合的合作贷款银行,迅速获得300万元的银行贷款。
该公司的成功融资,正源于南京片区打造的政企银一体化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科创数金”。这一载体通过引导银行从侧重抵质押物的“资产价值型”思维,向侧重科技实力的“创新价值型”思维转变,将技术“软实力”打造成融资的“硬通货”,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既快又好地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作风。一直以来,“速度”是自贸试验区一块金字招牌,为人津津乐道。在南京片区,“速度”又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2019年9月初,南京片区刚刚获批,中盈商舟(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杰就来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登记,中心的高效服务让他非常惊叹。“原本以为新办个公司要好几天时间,没想到10分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真是太方便了。”
同年9月17日,南京凯泰汇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线申报企业名称、填写登记信息,当天下午就核准完成,并通过证照一体机自助打印了营业执照。据统计,南京片区批复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新增企业千余家。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制度改革活力不断显现、开放创新持续扩大,于是,我们看到了产业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看到了新金融不断向科技化、绿色化、数字化拓展,看到了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不断为发展提供强劲助力。两年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南京片区,正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知产”变“资产”
“专利”变“红利”
人才的最终落身之处、推动产业发展的最活跃力量、创业创新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企业。激发企业创造创新的活力,同样是重中之重。
“成立一年多时间,公司已拿到9项专利授权,而在以往,拿到1项专利授权可能就需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自贸区带给我们的直接红利。”一家芯片企业负责人直言道。
位于南京片区的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审查周期由原来的40个月压缩到6个月。便利的服务加持,仅该芯片企业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就实现同比增长48%。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双区”叠加的南京片区明确,要站在更高格局上保护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正因如此,一项项新举措出台为保护创新开路:启用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原创知识产权认证平台,建设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智能服务系统,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85亿元,获得贷款授信审批企业数达2770家。
去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28个地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提出建立完善支持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南京片区探索建设知识产权产业数字化体系为路径,聚焦知识产权创造、交易、运营,初步构建形成以在线特色交易为主,在线公证、维权、服务、融资为辅的一体化平台——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今年5月,该平台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利用数字化手段,让大量沉睡状态的知识产权资产得以‘苏醒’,成为源源不断的创新能量。”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一平台,可以找到针对知识产权“确权-交易-运营-维权-融资”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交易1.5万余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亿元,20余万件专利转化为“数字资产”。
南京自贸片区围绕改革任务落实,推出近百项改革创新举措,形成100多个体现首创要求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1项改革经验、14个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8项改革经验、10个创新案例在全市复制推广;“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同样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大数据贸易融资平台”“搭建智慧健康平台助推大健康服务”入选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问改革之效、强改革之识、聚改革之力,各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气势如虹。
改革的阳光洒下,瞬间灿烂。可以预见的是,在如此的营商环境,这片39.55平方公里的“试验田”,已为企业铺好了成长的沃土。
系统集成,
碎片化供给变精准化服务
聚焦企业难点痛点,南京片区可谓不遗余力。企业开业要办数张许可证,以开一家零售药店为例,要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执业药师注册证等7张许可证。办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准备7套申请材料,往返各个部门及窗口。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办证难是企业的痛点。能否从企业的视角,把各种许可证集成起来,设计一个企业找得到、看得懂、办得快的市场审批制度?新发展理念一旦与改革沃土紧密结合,便会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业态南京片区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培育有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特色的“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将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执业证”,改革着眼点转向“企业侧”,解决企业进入一个行业“不知道要办什么证”“不清楚如何办”的困扰,把企业繁琐的申报准备转变成片区的集成服务。
改革成效如何?全国首张零售药店《行业综合执业证》、全国首张动物诊疗《行业综合执业证》、全国首张民营医院《行业综合执业证》等陆续发出,“效率高”“耗时更少”“跑腿次数更少”是企业最强烈的感受。“开业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填一张表、交一套材料、申领一张《行业综合执业证》,就能开门营业后,海王星辰南京分部总经理陈婷婷说。
接下来,南京片区和扩大试点地区将探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先行选取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超市、餐馆、药店、民办学校等22个行业进行试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动态化管理,逐步拓展实施的行业范围,形成“一业一证”行业清单。试点将按照统一规划标准、推进平台建设、稳步发放证件等步骤有序推进,预计到2021年12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从历久弥新的文化古地上拔地而起,这里的每一面都迸发着属于这个区域独特的改革风貌,活力而不急促,精致而不空洞。江声浩荡,两年来,南京片区抓住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向新而行、而兴。可以预见,未来,改革的篇章在这里会愈发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