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资讯 > 正文
探访南京“智造向服务转型”典型企业 看“最强大脑”如何给出“最强方案”
2021/11/24 18:19  南京日报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装配数控铣齿机。 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中元摄

  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2月8日至10日在南京举办。大会举办前夕,记者随组委会走进南京江宁区、江北新区,探访南京“智造向服务转型”的典型企业。

  智能工厂成“样板间”,为电力、化工提供“最强大脑”

  一则实时视频显示,在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滨江智能工厂电子车间的卡件测试线,机械臂正忙个不停。

  “以往需要两三百名一线生产人员的工厂,现在只需五六十人,大多为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复查产品等等。”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滨江智能工厂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全面采用自动化产线、自动检测设备、智能仓储设备等,智能设备数量占总设备数量超九成。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iMIS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设备、工艺、物料、人员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能够实时监控及调度生产及全过程追溯。

  以滨江智能工厂为示范,科远智慧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营解决方案,并在广泛推广应用。南京科远智慧副总裁沈德明介绍,公司主要聚焦流程工业领域,比如电力、化工、冶金等连续运营的行业,展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供“最强大脑”。

  “这些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根据采集的基本信息,公司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服务。”沈德明说,接下来还将不断完善方案,如有针对性地提升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等。

  让制造设备“听话”,助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智造”

  “作为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商,我们为泛半导体行业提供服务。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的责任。”江苏泰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波说,如果把半导体产品的传统制造过程比作小作坊式生产,那么将不同标准设备连接CIM软件后,制造过程可以看作是无人厨房,设备就会“听软件的话”,无需人工,按照系统的要求操作,整个制造过程变得智能。

  泰治科技专注“工业4.0”,为集成电路、LED、PCB、新材料等高科技制造业提供“一条龙”解决方案,包括从芯片设计、制造、封测、模组等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

  “看似微小的数字,但对于全球大型IC封测企业来说,智慧方案所产生的节约人力、提高产能、降本增效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刘波说。

  从2015年至今,泰治科技为某IC封测企业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的生产及管理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成效显著。

  BGAFE导入线弧量测机后,检测时间较原先降低了5分钟,效率提升50%;BGA磨划导入集中报警控制系统后,每台设备效率提升0.4%;FC导入Reflowprofile实时监控系统后人机比1:30提升至1:40……

  刘波介绍,数据显示,通过系统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作业任务的处理,包括工序切换、数据采集、作业监控等环节,实现生产作业流程化。

  满墙专利展示自研成果,“核心技术”支撑国产装备提升

  走进位于南京浦口区的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车间里个个都是“大家伙”。

  数控高速铣齿机、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机械产品性能测试试验台……公司总经理于春建向记者介绍,企业所研发产品处于大规格齿轮产业链核心环节及机床装备价值链高端地位,缓解了国产装备起步较晚,在规格、性能等方面诸多不足,极大地提高国内产品的自主供给。

  “目前,公司主导产品数控成形铣齿机累计销售超过500台,占全国85%以上市场份额,可以说实现了进口替代。”于春建说。

  记者注意到,在该公司展厅一面墙上,密密麻麻挂着各式各样的专利证书。“一直以来,公司带着产品的思维做服务,专注于齿轮加工新工艺、新装备研究,在数控机床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于春建介绍。

  据悉,目前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2件(第一权利人25件),软件著作权36项,掌握了一批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形成了“极坐标数控制齿加工机床”“数字化综合性能测试平台”“智能装备及产线”等专利群。

  在成果转化上,南京工大数控目前已形成数控制齿机床、数字化综合性能试验台、智能制造装备三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盾构机、风力发电、工程机械、锻压机械、矿山机械等行业。

  南报融媒体记者徐宁

  专家点评:

  聚合力量,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

  费树岷(南京东奇智能制造研究院教授)

  智能制造向服务业转型就要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包括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本身的智能化,以及管理上的智能化。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服务智能化做起来,向服务要效益。未来智能制造向服务业转型或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让用户更方便,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便利;二是在制造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减碳。

  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尽量减少向大气和地下的污染排放,这就需要更高精尖的技术支撑,进而需要高精尖的人才支撑。目前国家除了全能型人才,也在重视培养出更多相关领域专家。以研究院为例,近年来持续引进专家教授,现有全职人员48人,其中研发人员就有32人。

  南京东奇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围绕工程建设智能化、工业制造与机器人、水环保、农业信息化等多个板块,开展落地工作以及建立试点示范,打造一个完善的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和转化平台,建立集前瞻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集聚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

  南报融媒体记者徐宁整理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