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上游大量来水、天文潮汐和本地降雨的多重影响,长江潮位高位波动,江苏防汛工作已进入最紧要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干部理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极端负责的精神,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坚决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仗。
闻汛而动,考验的是各地干部快速反应能力、遂行作战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在今年“疫考”未了的情况下,如今我们又迎来“汛考”的加试,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长江生态大保护等诸多硬仗交织叠加,可谓压力空前。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当此“非常之年”的“非常之时”,尤其需要我们各地干部在保持定力、临“汛”不乱、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冲锋在一线,战斗在前沿,与时间赛跑、与汛情较量,有序有力有效、抓细抓实抓好防汛工作。
向险而行,考验的是各地干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众所周知,在森林或草原发生火灾时,如果顺风而逃,反而躲不过大火的追赶,如果逆风而上、向险而行,反而能成功自救。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后,数万名医务人员不畏凶险、奔赴湖北武汉战“疫”一线,与病毒殊死搏斗,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以“逆行者”的背影抒写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面对当前汛情,各地干部理应向险而行,深入防汛一线查险排险。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是对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干部能力作风的宝贵锤炼。我们既要在第一时间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战水患,化险为夷保安澜,也要做好“闻汛而动、向险而行”背后的万全准备,坚决不打无把握之仗。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常态做好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储备、物资筹备和预案准备,惟其如此,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稳健有序高质量地发展。(李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