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人民网评:中俄友好为世界注入强劲正能量
2019/06/06 17:20  人民网  

  疾驰的高铁,穿梭不息的集装箱码头,温暖人心的人虎故事……近日,在俄罗斯的屏幕上,一个个中国故事讲述着中国发展。作为“中俄媒体交流年”的一个项目,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火了,不仅是中俄两国媒体间合作交流的优秀成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俄两国的深厚友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经过70年风云变幻的考验,中俄关系愈加成熟、稳定、坚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这既为中俄关系发展奠定了主基调、明确了新方向,而且对实现两国关系提质升级、开启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经过70年的发展,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迎来更大发展的新机遇。双方宣布,将致力于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守望相助,相互给予更加坚定有力的战略支持,支持对方走自身发展道路和维护本国核心利益,保障两国各自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可以说,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时间与实践都见证了中俄两国的友谊,越是友好合作,越是历久弥坚。

  这有赖于两国元首的引领作用。中俄两国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犹如两艘巨轮,无论对谁而言,掌舵者的作用都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主流媒体联合采访时所指出的,“普京总统是我交往最密切的外国同事,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我十分珍视同普京总统这份深厚的情谊。”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双边和多边场合会晤近30次,每一次交往都是基于高度互信,共同引领着两国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这得益于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从俄罗斯作家对中国读者的影响,到苏联飞行员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从在中国东北抗日战场上和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俄罗斯老战士,到为汶川地震儿童疗养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俄两国人民从未忘记彼此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通过“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等活动,中俄两国人民不断厚植情谊,只有民心相通,才能相知相交。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习近平主席曾说,“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普京总统曾以大厦比喻中俄关系,认为这座大厦“每年都在绘就日新月异的色彩,不断筑成新的楼层,大厦越建越高,越建越牢”。的确,面对当今世界的诸多风险,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霸凌主义肆意挑战国际秩序带来的挑战,中国、俄罗斯以及携手合作的中俄两国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尤为重要。只要中俄站在一起,擦亮“牢固的政治互信”这一两国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守护“坚定的相互支持”这一两国关系的核心价值,把中俄友谊大厦越建越高、越建越牢,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稳定。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