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点评 > 要论 > 正文
社评:购买美农产品是善意符号,也是杠杆
2019/07/29 12:54  环球时报  

  据新华社星期天从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相关方面获悉,7月19日以来,一些中国进口企业与美企就采购美国农产品达成新的交易,中国有关企业还将继续询价,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

  新华社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就采购美国农产品的相关安排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将于星期二在上海恢复,中方此时进一步释放采购美国农产品的信息显然是向美方传递善意的表现。我们注意到,中国官方还在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敦促美方采取具体措施落实美方有关承诺。

  为落实中美元首大阪会晤达成的共识,中美高级别磋商将在中断两个多月后恢复,为解决两国的经贸分歧开展新一轮的努力。在朝着达成协议的目标前进时,两国都需重视对方的重大关切,尽量积极地加以回应,这样的善意释放有助于增加互信,使双方在面对谈判中的困难时更有动力和耐心去克服它们。

  农产品问题是美方最核心的关切之一,它既是两国经贸谈判中的重要项目,也对调剂谈判的气氛具有突出的杠杆作用。中方采购美国农产品不代表谈判立场的让步,但表达善意的效果十分明显,中国买不买美国农产品,买多少,可以有效影响北京与华盛顿互动的节奏和方向。

  这个问题的戏剧之处在于,中国是美国农产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是否稳定购买美国各州农场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农业的长久面貌以及大量农场的命运。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繁荣需要美国农产品参与贡献,进口它们对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着广泛的积极意义。这本来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然而贸易战打破了上述原本稳定的生产和消费关系,作为对美方关税战的回应,中国亦将从美进口农产品“工具化”,而且这一做法非常有效。中国采取其他市场手段替代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的空间很大,而美国农场主们则陷入中美何时能达成协议的焦虑等待中。

  美方采取了拨巨款补偿农民损失的临时措施,但只能救急于一时,这一措施的长期化完全没有可能。

  去年12月中美元首阿根廷峰会后,中国一度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对两国在之后的谈判中取得部分进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次我们再次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并且可能对这部分农产品豁免加征的关税,也是中方善意的清晰信号,料将产生好的效果。

  然而善意终归是善意,双方只有达成协议并确保协议落实,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大宗购买才能够得到长期保障。美国的大豆、玉米年年种,没有了贸易战,中国就会年年买。如果贸易冲突此起彼伏,中国今年买了没明年,美国农民就会年年提心吊胆,陷入指望中国市场还是“断腕”调整结构的长期犹豫。

  所以说,中国对善意的表达虽很大度,但同时它也是杠杆,对美方意味着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一旦谈判无果,中方不再继续表达善意,卖了一季收成的美国农民将更难受。

  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为此不仅中方要照顾美方的重大关切,美方反过来也一样。中方的三大关切已经尽人皆知,它们就是美方应取消所有加征的关税,中国购买美国产品的数量要契合实际,协议文本需要平衡。没有对相互重大关切的照应,很难想象谈判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展望星期二将开始的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这是一次中断了两个多月的承前启后的磋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双方的诉求不同,需要克服的经贸分歧很多。但是,只要双方谈起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断释放善意,相向而行,形成建设性的持续积累,就最终没有克服不了的分歧。因为毕竟达成协议是双方的更大利益,所有分歧都应当是过程。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