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首歌让人热泪盈题,总有一个时刻令人心潮澎湃…近日,《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刷爆朋友圈,电影中一连串的高光时刻折射出了大国崛起几代人的荣光与苦难,激发起全民根植于内心、近乎本能的爱国主义情绪,奏响时代最强主旋律。
一唱雄鸡天下白,经泥泞而奋起。文章合为事而作,主旋律电影之所以成为“主旋律”,因为它总能发出时代强音,直击人心的“最柔软处”,将中国故事讲得出色、讲得精彩、讲得动人心魄。影片中,滋生于屈辱和苦难的土壤的新中国,裹挟着泥泞,一步步迈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壮阔道路,每一个“荣光时刻”都充斥着泥泞与奋斗、涵盖了付出与收获、镌刻着难关与奇迹…… “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迟子建这样诠释着祖国之于“我”的含义。的确,“我”和“我的祖国”,不仅在于我“分享海的欢乐”,也在于“分担海的忧愁”,在于一个个无名的“我”奉献、坚守与抉择。正因有了一个个“我”的奋斗,才有了今日瞩目世界的神州大地,才书写了“我的祖国”这部宏伟的英雄史诗,才更好的铺就了新中国的壮丽70年。
七十载关山飞渡,历苦难现辉煌。每一个“我”和“我的祖国”共同经历的,不仅是变化的结果,更是奋斗的过程。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让我们觉得荡气回肠,也正是因为涵盖了新中国70年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光辉岁月、奋斗始末。1949年10月1日,伴随胜利歌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第一次迎风飘扬;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发出“东方巨响”,整个世界随之陷入深深的震撼;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中七战七捷,首次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钟表转动的第一秒,开启了“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一路走来的每段历史,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艰辛,却也极其踏实。我们之所以纪念,是因为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记7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每个奋斗的“我”的故事;不能忘记“我”从何而来,为何而去……
九万里风鹏正举,于平凡中伟大。电影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拍出了大国崛起,还在于拍出了每一个高光时刻每个人的努力,更是在于刻画出了每个人心中对国家发展与有荣焉的自豪感。艰难建国的荣耀与自豪,民族自立的热血与热情,都化作了胸中的气象万千,随着一面面五星红旗的挥舞,激起心中一片涟漪。真正的爱国之情,是南海仲裁案后,“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亿万次微博转发;是香港暴乱期间,爱国爱港人士高扬五星红旗,自发组成的“护旗队”;是中国女排“升国旗,奏国歌”的真诚愿望……诚然,“国家”这个命题看似很大很宏观,但把她放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里,为“我国”做些什么,其实也并不困难: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的热,发一分的光。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履行自己的意志,做好分内的工作,用普通人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生活,保卫“我的祖国”,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平凡中的伟大”。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出一首赞歌……”在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交织中,强大的祖国是每个人的强大后盾,而人人擎起一片碧空,一往无前接续奋斗,就能凝聚起“九万里风鹏正举”的筑梦力量!(钱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