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弘扬“院士精神” 推动创新发展
2019/11/26 15:04  苏州新闻网  

  2019年度两院院士榜单新鲜出炉了,江苏9位科学家榜上有名。至此,我省两院院士已达102人,居全国第三位,继续位居全国省份第一,再次彰显了科教大省的科研实力。

  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这顶桂冠来之不易,它既是对这些学者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他们在创新发展中勇攀科学高峰精神的礼赞。院士们潜心科研的态度,勇攀高峰的意志,开拓创新的精神,都值得全社会景仰。

  今年荣登榜单的9位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常进、东南大学的崔铁军和段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的王金龙、江南大学的陈卫、南京大学的任洪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张佳宝、南京医科大学的沈洪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姚富强。院士们骄人业绩的取得,与以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院士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同时要弘扬他们勇于创新实践,努力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弘扬“院士精神”,要学习他们崇尚科学、潜心学问的精神。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只有抱着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几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不计个人得失,孜孜以求,心无旁骛,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多年来,我省这些新增院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兢兢业业,矢志不渝,干出非凡的成绩。像中科院院士常进长期从事空间伽玛(γ)射线和高能带电粒子探测技术方法研究。他提出了利用高能量分辨探测器来探测高能电子与γ射线的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探测ATIC试验,发现了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超出。基于该技术,常进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设计、研制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探测器,关键技术指标世界领先。

  弘扬“院士精神”,要勇于创新实践,善于用最新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像中科院院士朱美芳,通过自己和科研团队的努力,站到了国际纤维研究的最前沿,由她创建的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进步。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院士们的创新成就和创业导向都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院士们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当前,江苏如何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今天,我们弘扬“院士精神”,就要努力创设更优的创新创业环境,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新的贡献。(苏报融媒评论员 望路)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