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练好内功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19/11/27 15:02  无线淮安  

  人民日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今年1—9月,我国对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约9500亿美元、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100亿美元。这一切,都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秋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正推动中国步入全方位开放新时代。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如何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中国主动拥抱国际发展机遇、谋求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重大战略举措。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对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增长、推进全球化转型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都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历史性的新机遇。通过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合作,加强互联互通、经济往来和人文交流,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升了共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国际合作的新名片。

  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为标志,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朝着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更需要练好自身内功,不断提高软硬实力和竞争力。着眼于建设高水平经贸合作,在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民族品牌,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努力从全球产业链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型合作模式中实现双赢,让世界通过“一带一路” 识读出负责任的中国国家形象。

  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不断“走上去”,以“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情怀,加速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让“一带一路”更好地利国惠民,绽放出绚烂的“中国魅力”。(赵芹)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