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网络扶贫 富了脑袋满了口袋
2019/11/28 16:34  射阳县兴桥镇政府  

  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增加群众的物质收入,还要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先导力量和驱动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贫困群体。

  网络服务缩小城乡差距。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宽带进村入户缩小数字鸿沟,让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网络课程,弥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造成的补习难、开拓视野难。普通群众借助互联网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掌握新闻资讯、时政消息,丰富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在农村,可以看到很多群众利用互联网自学广场舞、农业生产技术等。一些群众还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农村生活短视频等成为了乡土“网红”,既增加了收入,又充分展示了自我。网络服务的普及真正推动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电子商务拓宽增收渠道。互联网充分体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借助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电商平台,农村的优质农副产品有了更加广阔多元的销售渠道。不断延伸发展的物流体系,让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境外。渠道增多了,意味着议价能力、生产规模可以得到保障。生产经营者也不必担心巷子太深,好产品卖不出去。越来越多的致富能手、经营企业回到农村,靠近生产基地,促进了优质资源、人才向农村流动。农村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因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往在农村只能是陷入贫困。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很多残疾人成了小有名气的创业带头人,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帮助了周边群众走上致富路。

  网络公益缔结桥梁纽带。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互联网也提供了更多支撑与便利,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以互联网为桥梁纽带,城市与乡村,企业、市民等与弱势群体紧密相连。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投身网络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身平台、用户等优势实施形式多样的网络公益项目,鼓励广大网民倾注爱心,开展“爱心购”等消费扶贫活动,助力产品销售,助推脱贫攻坚,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村贫困群体。(射阳县兴桥镇政府 戴超)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