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成功学”该走下神坛了
2019/12/20 18:39  新华报业网  

  近日,深圳警方抓获了一批“成功学大师”,他们利用人们对成功的渴望,以课程培训和企业营销为幌子从事诈骗和传销活动,涉案资金超过2000万元。“大师”原来只是骗子,网友对警方的果断行动拍手叫好。

  “成功学”,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词。一方面,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常居畅销书榜单,在书店里往往摆放在显眼位置,拥有不少忠实读者。有人在书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或办事的窍门,对此津津乐道;一些相关的演说、课程也感染力十足,令听众乐此不疲。另一方面,不少人提起“成功学”就咬牙切齿,认为这只是心灵鸡汤和文字游戏的堆砌,除了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外,对人生和事业并无实际意义。欣赏“成功学”容易理解,人人都渴望成功,也希望在成功之路上有些助力,“成功学”正好契合了这种要求。那么厌恶“成功学”该如何解读?恐怕就和前文中的这些“伪大师”“伪专家”脱不了关系了。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身披各种光环,以成功人士的形象示人。他们不知何为低调,总是滔滔不绝地告诫他人“成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他们擅长心理学,利用半真半假的成功故事,把人们对成功的渴望转化为“成功焦虑”,再把这种焦虑转化为对“成功学”的依赖心理。他们语言功夫了得,一套话术说得煽动力十足,让受众产生“跟着他就能成功”“错过这个项目就错失翻身的机会”的心理。他们收割“韭菜”,把他人对成功的渴望变成自己敛财的生意。对有判断能力的人来说,若是耳闻目睹过这种“成功学大师”的表演,自然会心生厌恶。说到底,人们厌恶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哗众取宠制造出的恐慌心理。这些辞藻华丽的言语背后,只有诡辩和利益。

  “成功学大师”行骗的案件,给所有热衷“成功学”的人提了个醒: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成功之路也概莫能外。适度从他人成功的经历和方法论中汲取养分,化作奋斗的动力和助力是可取的,迷信“成功学”则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成功自然有它的实现理论,这套学说只应有踏踏实实不懈奋斗的原理,绝没有依靠“贵人”“捷径”的道理。不信你看看那些“成功学大师”,他们想走“捷径”敛财,却断送了前程。同时,在人生舞台上,对成功的定义应当多元、多彩。职务提升、收入增长是成功,笃学善行、回报社会同样也是成功。只要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线,每个人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也就都走在了成功的路上。只有戒骄戒躁、踏踏实实,成功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交汇点记者 袁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