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确保“三农”工作成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19/12/23 20:46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距离2020年底只剩下1年时间,脱贫攻坚已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虽然我国农村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变小,农民也在减少,但还有5.6亿人生活在农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体的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现状没有变。因此,确保“三农”工作成效,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农村是脱贫攻坚的“战场”。脱贫攻坚要持续增收,实现真脱贫、脱真贫,不能只盯着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着眼于实现乡村振兴。要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通过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断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民共享现代社会发展成果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农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也到了这个阶段。当下,不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短期来看,发展就业门槛低、增收见效快的传统产业,能够较快地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但从长远来看,要想在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要大力培育农业经济发展新业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巩固发展成果,确保高质量脱贫。

  农民是脱贫攻坚的“动能”。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强大的人才力量,要把能工巧匠用起来,把乡村干部强起来,把新乡贤们招回来,把城市精英请进来,把专家教授借过来,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助力脱贫攻坚。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清醒的意识到,仅仅依靠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外来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本地农民的致富意愿是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把职业农民育起来,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更高要求,激发农民群众自我培养、自我奋进的内生动力,踊跃投身到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来。

  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既要全面完成脱贫目标,又要巩固脱贫成果,还要研究谋划2020年后的减贫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三农”是脱贫攻坚的“内核”,要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方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