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为8亿网民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
2019/12/24 12:14  中国新闻社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鼓励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平台发布和传播正能量内容的信息,不得制作传播违法信息、不良信息,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互联网在当下已经深度融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进程。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正在渐入佳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居世界首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网络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也更加专业化、多元化、智能化,为网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精彩、实用的网络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垃圾信息、有害信息。一些内容生产者为追逐商业利益,流量至上,不择手段地博眼球、上热搜,用低俗、虚假甚至有害的内容毫无底线地迎合受众,污染、恶化了网络生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指出,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有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维护广大网民切身利益。

  此次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规定》提出,网络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内容的不良信息。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违反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该严格实施这一规定,像保护大气环境一样保护网络空间的生态。大家共同参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共同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传播丰富多彩的优质网络产品,清除网上"雾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