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磅礴中国力量
2019/12/31 15:11  太湖明珠网  

  12月29日,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这项活动旨在通过宣传非遗保护先进事迹和优秀实践案例,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命脉”。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同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作出的贡献。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长久以来,我们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革命文化传统,激励着我们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典范和绵延不尽的象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灯塔”。著名哲学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到:“传统的工业文明,使人变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单纯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性动物,这种物质性压迫下的人,是一种变形与异化的人。”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西方各种思想、学说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华民族正因为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让我们在沧海横流中守住底色,在乱云飞渡中尽展从容。从儒家的“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到道家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今天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崛起,我们始终用坚定的文化自信向世界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评选也让世人知道,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人正在默默为民族守护精神寄托和指路“灯塔”。相信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中国号巨轮前行的航程一定会更加通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动力”。电影《百鸟朝凤》描述了吹唢呐这一传统文化技艺在西洋乐队冲击下濒于失传的故事,当时很多人看完电影都是泪流满面。其实,人们之所以被感动,是因为吹唢呐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们在某一个时刻就会使得每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带来一种无形的中国力量。今天,广大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通过行动,用评书、木版画、中医制剂等让非遗的经济社会价值得到展现,汇聚起更多的中国力量,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更加彰显。

  “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只有传承好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维系住根脉,才能更好得守望到灯塔,才能更好得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颜恺)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