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新华时论 |“百万亿”托举亿万人的稳稳幸福
2020/01/01 22:27  交汇点新闻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说,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数字彰显成就,数字振奋人心,国民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百万亿”托举的,正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稳稳幸福。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没有国民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为基础,就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不断积累社会财富,努力提高民众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正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民生幸福的必需。

  成就凝聚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砥砺奋进,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建国初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到近三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80万亿和90万亿元大关,即将接近100万亿;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的发展成绩让世界瞩目。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成为一种价值理念、一种发展智慧。着眼于“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民生领域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百姓的幸福指数自然也得到大幅提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谋划今年经济工作时,把“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作为重要内容,既体现了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更为经济发展树立起鲜明的价值导向。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看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百万亿元的经济体量,是我们抵御风浪的压舱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有理由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航开路,有千千万万的奋斗者扬鞭奋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实干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前进,在发展中创造更多民生实绩,就一定能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用亿万人民“稳稳的幸福”支撑起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未来。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