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1日上午8点整,庄严的国歌声准时在宿迁市古楚街道赵庄社区的赵文理家门前响起,赵文理缓缓拉动升降旗杆,老母亲蔡佩英和自发前来参加升旗仪式的邻居们一起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已是他们连续38年在家门口升国旗。
赵文理是家里的第二任“升旗手”。“以前升旗都是我父亲的‘特权’。”赵文理介绍,1984年国庆节时,父亲赵伦波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护卫队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从那时起“在自己家竖旗杆升国旗”成了赵伦波的心愿,为此,他省吃俭用,用卖鸡蛋、鸭蛋攒下的40元钱,买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没有标准旗杆,他就自己动手,用竹竿代替,和老伴蔡佩英开始了第一次升旗仪式。
刚开始那几年,不仅要自己动手升旗,国歌也要老两口自己唱。蔡佩英回忆,寒来暑往38年里,院子里这个升旗仪式不仅早就有了专业的播放设备,竹竿换成了不锈钢升降旗杆,升旗仪式也进行了上万次,从未间断过。
“每天上午8点,风雨无阻,甚至是去年老赵生病以后,都没停过。”邻居刘飞告诉记者,一年多前,赵伦波因患脑梗坐上了轮椅,即使这样,家门口的升旗仪式都没有停下来,由赵文理接替,赵伦波坐在轮椅上注视着国旗照常升起。
在赵文理一家人38年的接力传承下,这个升旗仪式对整个赵庄社区的居民们也变得非常特殊。“不管原本在忙什么,老赵家门口的国歌一响起,大家都会下意识驻足,向着国旗升起的方向行注目礼。”古楚街道赵庄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史昌梅告诉记者,这两年,居委会许多年轻党员、群众都会主动前来参加升旗仪式。
看着自家小院热闹起来,赵文理心中格外自豪,对每天升旗的这份坚持也有了新的理解。“老一辈在升旗仪式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归属感和荣誉,而对我们后辈来说,凝视着国旗冉冉升起,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肩上的责任。”赵文理把家中更换下来的国旗全部找了出来,足足上百面,把它们全部捐给了社区收藏,用于社区爱国主义教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