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阳县司法局围绕自身职能,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不断推动律师群体参与到社会治理、矛盾调解进程中,取得积极成效。
一、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筑牢“防火墙”。充分发挥律师专业职能作用,利用村(居)法律顾问,由司法所主动联系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定期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咨询、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共同推进法律顾问服务更上新台阶。今年以来,全县118名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服务700多人次,化解乡镇、村级矛盾纠纷30余件;各村法律顾问常驻“法润民生”微信群,通过群内定时推送发布相关信息,充分发挥微信群主阵地作用,加强各方信息交流,了解群众诉求,拓展法律咨询渠道,通畅群众诉求渠道,促进矛盾解决,目前,全县238个村居微信群实现全覆盖,微信群成员近3万人,通过线上开展法律答疑400余次。
二、做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减压剂”。年初以来,通过“大调解促和谐”主题活动,积极推动法律顾问进驻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贴近基层、深入一线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处,利用律师专业优势提前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时司法局联合人民法院积极助推律师参与多元调解,大力推行诉调对接机制,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与律所、司法所建立我县诉调对接沟通机制,同时发挥县法律援助中心和人民调解组织自身优势,推进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相互衔接机制,在最短时间内用最便捷的方式为当事人解决法律纠纷,今年以来诉前调解案件359件。
三、夯实信访基础建设工作“稳定器”。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实行法律顾问定期坐诊机制,解答群众有关征地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土地承包纠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积极与乡镇(街道)信访办沟通,主动出击及时了解新的信访问题,切实发挥律师在化解信访矛盾、解决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主动在重要节日、重大会议等节点期间配合县领导化解信访疑难问题,并适时开展“法律问诊”,今年以来,参与律师达50余人次,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31人次,处理相关信访事项9件,化解群体性信访4件,着力将信访矛盾化解在源头。
王秀 张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