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宿迁 > 资讯 > 正文
沭阳县韩山镇: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结硕果
2019/08/08 16:42  新华报业网  孙悟 马偿经  

  

  “党社联建”800亩优质蜜薯产业扶贫基地

  八月,骄阳似火。在沭阳县韩山镇境内“324”省道北侧的一块800亩产业扶贫基地里,只见一望无边的“韩山优质蜜薯”苗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进入7月下旬以来,这里每天都有1万多斤蜜薯以每公斤6.9元的价格通过电商网上销售到全国各地。

  该镇有12个行政村居,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2120户,6501人。近年来,该镇始终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通过嵌户入链,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低收入农户”的产业扶贫运行模式,以“党社联建”为依托,带动贫困户发展高效农业和“短平快”产业,促进全镇形成“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党委书记潘亚超冒雨到“韩山蜜薯”产业扶贫基地察看田间水情。

  审时而度势、谋定而后动。该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相融合,瞄准2020年脱贫达小康奋斗目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镇成立以党委书记潘亚超任组长、镇长蒋广西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抓党建、促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全体机关党员干部深入村居、农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结对帮扶”活动,与低收入农户实行“一对一”对接,落实“一户一策”产业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远程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优势,组织广大低收入农户积极参与政治学习、领会党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方针政策,加强技术培训,接受群众咨询服务,利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广大贫困户进行面对面、零距离、心贴心交流对话,回答和解决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镇党委坚持用人导向,选优配强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多批次选聘了23名大学生村干到村任职,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全覆盖。全镇还选拔6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担任村居党组织书记,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该镇石平村原为“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有贫困户219户,693人。前年,通过群众推荐和组织考察,镇党委选派本镇退伍军人、致富能人宋学东担任支部书记,在县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他不负重望,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截至去年底,该村已脱贫149户,553人,占总任务数的68%,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一年巨变”。

  

  尚庄村农业扶贫合作社打造600亩优质“烟富0”苹果基地,图为农户正在采摘苹果。

  嵌户入链、支书领头,是党员干部增强为民办实事的意识、推动该镇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该镇结合土地流转和“书记调结构”等项工作,以“党社联建”为依托,发动贫困户通过现金、土地折价、劳动力、技术等入股村支两委和大户领办的合作社,80%的村居支部书记担任负责人,把贫困户编入合作社产业项目和创业基地,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组织和带领低收入户投身创业,力争尽早脱贫,走上致富路,确保在扶贫路上一个不落。如尚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范建刚带头融资,和本村5名大户和30多名低收入农户联姻成立合作社,先后共投资450万元,创建了600亩的“烟富0”优质苹果生产发展基地,今年新苹果已上市6万多斤,实现产值20万元,初见效益。预计明年苹果生产量将达到200万斤,可望收回全部投资。据范书记介绍,明年,他们准备在此基础上,再创办一个300亩的猕猴桃、樱桃、火龙果、黄桃、葡萄、草莓等20多个品种时鲜水果的“农家休闲采摘园”,结合园内的30亩老沭河水面,增加特色野畜禽养殖、河边垂钓、水果采摘等项目,精心打造农业休闲娱乐品牌,推动产业扶贫快速健康发展。

  

  范圩村低收入户在村支部大力支持下,今年饲养100亩豆丹虫,预计产值可达80万元左右,图为养殖户史以全在分拣豆丹。

  

  吕庄村产业扶贫合作社与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合作社签约订单,定点收购该村85户低收入户种植的长枪羊角椒,图为该村农户正在装运大椒。

  据统计,目前,全镇已成立由村干部、大户和低收入农户参加的合作社共12个,建立初具规模的“韩山蜜薯”扶贫基地,石平乾祺农业的良种羊养殖和黄花菜种植,尚庄的优质苹果,吕庄的麦套西瓜、长枪羊角椒,韩西的水生芡实种植,范圩的水稻田龙虾、鲫鱼立体养殖和豆丹饲养等扶贫项目共35个,全镇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和“几村一品”的产业扶贫格局。同时,该镇还扩大订单农业项目6个,努力打造供、销、全产业链。强化服务保障,将大学生志愿者成立的18个电商平台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把以韩山蜜薯为主的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作为扶贫重要内容,努力打造农民分散种养、合作社、企业、大户、电商保护收购的合作模式。

  

  18名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为农民脱贫增收主动当起“店小二”,利用网络平台向全国各地销售“韩山蜜薯”,图为他们正在紧张地装箱待发。

  党建引领方向明,产业扶贫结硕果。去年该镇为产业扶贫融资1500万元,扩建镇村道路40华里,创办产业流转土地1.5万亩,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做好尚庄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利用帮扶资金建设光伏电站2座,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镇验收,基础卫生建设、污水处理、公共场所卫生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实施产业项目36个,带动低收入农户1500人增收。

  (孙悟 马偿经)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