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宿迁 > 资讯 > 正文
泗洪8万余亩碧根果助拔穷根
2019/10/29 16:55  交汇点新闻  徐明泽  

  交汇点讯 10月29日,第三届“中国碧根果大会”暨2019年泗洪碧根果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泗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上百名碧根果专家、企业代表汇聚泗洪,围绕国际碧根果贸易和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碧根果加工工艺等进行深入研讨。

  

  作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泗洪近年着力发展“生态、高效、特色、现代”农业,全力打造碧根果产业,目前全县碧根果种植面积已达8.3万亩,约130万株,计划到2020年拓展到10万亩。

  碧根果树是世界公认的长效经济林果树种。早在上世纪60年代,泗洪民间就有人种植碧根果,青阳奎濉河中堆洪桥北侧现存的一棵碧根果树,胸围达192cm,位列江苏第二。2006年,在该县峰山乡大红山就开始规模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碧根果品种,并创建了泗洪县科晖农业生态示范园,进行碧根果品种的引进、栽培试验、品种筛选和种苗培育。目前,大红山丰产园已成为全国碧根果丰产园的典范,是全国最大的碧根果丰产林,亩均产出突破万元。

  

  “种下碧根,拔掉穷根”。泗洪县把碧根果作为农业产业调整和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碧根果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对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栽植碧根果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连续补助3年,每年每亩最高可享受500元奖补,并优先申报财政实施项目,这极大调动了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不少人靠种植碧根果脱贫致富奔了小康。

  泗洪县还成功探索出“高矮结合”“以短养长”的科学种植模式,重点发展林下经济。以壳壳碧根果基地为例,通过套种美阳山芋、鲁花花生等低矮农作物,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探索“生产经营+就业带动+产业分红”模式,拓展增收新路径,鼓励低收入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并参与分红,通过该模式,一片万亩碧根果基地,可带动200余低收入户增收,每户年均增收1.8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增强泗洪碧根果产业经济辐射能力,泗洪县以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由育苗企业实施芽苗标准化培育,由村级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主体实施大田培育。目前,全县优质碧根果苗木供应能力已达到300万株/年,在有效解决泗洪苗木供应问题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对外苗木供应能力。除此之外,该县还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壮大碧根果产业。在打造碧根果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不断健全碧根果产业发展链条,全力加快深加工和高端电子商务企业的引进,逐步实现“互联网+文商旅农”融合发展,有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规划,泗洪将着力打造碧根果基地10万亩,建成集碧根果栽植、苗木繁育为一体的全国闻名的“碧根果之乡”。当天会上,举行“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泗洪碧根果研究院”揭牌,并为部分泗洪碧根果种植优秀示范基地进行授牌。

  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曾祥海 卢经纬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