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小大哥张磊被评上‘江苏好人’了!”近日,在沭阳县桑墟镇54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这则消息不胫而走。据了解,近年来,该镇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层出不穷,仅今年来,全镇就有十多件“好人现象”典型。
“文明沃土”孕育好人迭出氛围。今年9月5日早晨7时许,桑墟镇二兴村村民刘波、刘棒兄弟俩外出联系榆叶梅生意,当途经元兴村元兴闸旁时,被一位惊慌失措的妇女拦了下来,一问才知是有位老人落水了。兄弟俩连忙跳下车,边跑边脱衣服,老大刘波率先跳进河中,但由于当时水流太急、河水太深,瞬间就被冲下去近两米远并呛了一口水,但是他仍然顶着急流向老人游去,紧接着,弟弟刘棒又“砰”地一声跳了下去,经过兄弟俩的奋力营救,老人终于被他们成功救了上来。见到老人有惊无险、趋于平稳,刘波兄弟俩才默默地离开了。
仅仅过了十多天,同是该镇二兴村的小伙子张磊在村卫生室输液时,忽然看到一位老人抱着一个面部流血的1岁多男孩急匆匆跑来。原来,这位老人姓汪,他的孙子在家玩耍时不慎扳倒了洗手池,三十多斤的洗手池狠狠砸在了小孩的鼻梁上,顿时血流不止。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担心会伤及孩子脑部,建议老人立即去县城医院检查治疗。当张磊得知这位汪大爷要到离村五里外的镇上打车去县城时,张磊二话不说,赶忙叫医护人员拔了针,随后用自己的车辆将孩子送到了三十公里外的县城,由于救治及时,孩子化险为夷。为此,张磊被镇党委授予“月度之星”荣誉称号,并于近日入选2019年10月“江苏好人榜”。
“净风行动”浇灌助人向善土壤。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在全镇上下深入开展“净风行动”,在承袭传统美德、崇尚真善美的基础上,不断营造良好的助人为乐氛围和见义勇为社会新风尚,以“好人文化”浇灌向上向善土壤,让“好人现象”演变成“好人效应”,特别是今年来,该镇已连续涌现了7起“凡人善举”。 该镇大河西村妇女孙英在哄孙子时,捡到了一个装有一千多元现金的钱包,当时路上前后无人,然而她仍然将钱包交给了村干部,有人问她为何这么傻,她却坦然地说要给幼小的孙子树立个榜样。
天瑞木业总经理章春杰在去延安学习回来的动车上,听到动车广播员说有人生病急需救助时,曾当过医生的章春节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起身前往救助,在第一时间内让病人转危为安,这一举动赢得了列车员和乘客的热烈掌声。
“文明桑墟”助推善举层出不穷。乐于助人不分年龄,见义勇为无关身份。在桑墟镇,文明乡镇、文明村居、美丽庭院、美丽工厂等系列创建活动,让全镇上下都能领受到文明创建的感染和熏陶,很好地践行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镇刘寨村大学生仲磊于去年元旦期间放假回家时,发现一辆轿车四轮朝天翻倒在河中,当时正值夜晚,河水寒冷,但是仲磊仍然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奋力救人,经过十来分钟的努力,终于将困在车中近二十分钟的一家三口救了上来,待警方赶到后,仲磊已悄然离开。为此,仲磊入选了“中国好人榜”、“江苏好人榜”,并被授予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文明桑墟”既让“凡人善举”陆续涌现,也成为该镇企业员工追求的价值取向。镇金森源、双马、奇盛三家规模企业连续两年捐款150万元,襄助教育事业。冠源木业一次性捐助五保老人10万元,用于改善老人的生活待遇。据统计,仅去年以来,全镇工业企业捐助各项公益事业资金就近千万元。“好人善举”“草根模范”已经日益成为全镇人民共同追求的道德力量。(樊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