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以改革起家、以改革扬名。改革开放以来,宿迁人大胆创新、务实苦干,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前不久,省委明确提出宿迁要“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宿迁改革创新的创举,擦亮改革金字招牌。1月31日记者就带大家到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这里是省农村“大包干”发源地,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精神也成为垫湖人发奋进取的动力源,如今,垫湖村已经成为宜工、宜商、宜农的江苏省康居示范村、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走进垫湖村春到上塘纪念馆,原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会计苏道永,给我们讲起了眼前这几个雕像中的故事。1981年2月初,新华社记者王孔诚、周昭先来到上塘采访,这原本的好事,却让苏道永很是担心了一阵子。原来,在40多年前,垫湖村由于是集体生产,队员不出力,村里的粮食连年歉收,村民忍饥挨饿。1978年春天,更是遇到旱灾,当时在垫湖村第五大队驻村的苏道永,开始想起了办法。
“把所有的荒地,剩余的土地,由于没有耕需,也没有机械,怎么办呢?干脆分给大家,按当时所有的实际人口,一开始搞实验,每人分五分地。”“大包干”发起人苏道永说。
从集体生产到农民自己干,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很快就见到了成效。
“我做一二十年大队会计,每年只完成,交给国家小麦不超过一万斤,1979年由于我们全部分到户种的,1980年,我们小麦净给国家20多万斤。”“大包干”发起人苏道永说。
从吃救济粮,到手有余粮,第五大队的做法很快就传了出去,新华社记者的到来,也正是为了这事,然而当时并不知情的苏道永,甚至做好了犯错误接受处罚的准备。
“回家安排一下,带两件衣服,因为那时候也冷了,防止回不来,我也很担心这个问题。”“大包干”发起人苏道永说。
然而,采访结束后,当时一位领导的讲话,一下让苏道永吃了颗定心丸。
“我们的县委办公室主任讲,他说对了,有75号文件,你干对了,去家好好干。”“大包干”发起人苏道永说。
改什么、怎么改,基层更有发言权和主动性。在“破”中求“立”,敢为人先的垫湖人,在首创中获得了发展,也得到各界的认可。1981年3月4号《人民日报》刊登通讯《春到上塘》,将垫湖村民不断革新的精神推向全国。一时间,垫湖闻名全国,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90年代,由于观念固化,加之自然条件制约,上塘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渐落伍。40多年后的今天,敢为人先的垫湖村民,决定从“分”走向“合”,再次向贫穷宣战。2009年,垫湖村在全市率先推行土地集中,小田变大田,全村1.3万亩土地集中流转,全部包给种田大户,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小田”又变回了“大田”,农民成了“职业”农民,收入也更加多元。
“比种地肯定要强多了,种地一年几千块钱收入,在这里干一年最起码七八万。”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村民周义说。
“目前我们标准化农田,种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净利润可达到600元,但是我们发展高效农业碧根果育苗,亩均年收益可达到15000元。”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党支部书记周磊说。
不仅如此,从2011年起,垫湖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土地、人口、项目三个集中,将农村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在上塘精神的传承激励下,垫湖正迸发新的活力。在雅布朗针织品有限公司,梭片飞转的织袜机,正编织着上塘村民的美好生活。
“以前是在浙江工作的,然后就在两年前我回到了我们本地工作,我们工资在4000多左右,感觉还挺轻松的。我们离家近,可以照顾到家里面老人和孩子。”泗洪县上塘镇居民周群说。
在此带动下,2020年垫湖村人均收入预计可达到22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04万元。现在,上塘已吸引45家企业入驻镇轻纺产业园,年销售突破19亿元;流转了4.5万亩土地,推动碧根果、石榴、中草药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
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根植垫湖村民的血脉中,也深刻影响了泗洪县各项领域改革创新。2002年,泗洪在全省率先对讨论任用干部实行票决制;2014年,泗洪试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并同步试点抵押贷款,农民融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现在,泗洪县由实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推动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人、固化到户,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宿迁,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时至今日,春到上塘的改革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宿迁市各项工作发展中,推动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宿迁市乃至全省人民,在大包干那种敢为人先、奋力拼搏的创新精神影响下,正在奋力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