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融江追海再起锚 勇向开放潮头立
2022/10/23 00:08  苏州日报  

  □苏报记者 钱茹冰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苏州港是江苏最大港、长江第一大港、中国内河第一大港,为苏州开放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苏州航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也激扬了广大港口工作者“志在万里”的开阔胸襟、“勇立潮头”的强大信心、“融江追海”的拼搏干劲。这几天,苏报记者连线出席党的二十大的苏州代表,走进码头倾听港口工作者的心声,邀请专家学者,一起学报告、话航运、谈开放。

  【聆听感悟】

  助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高瞻远瞩、大气磅礴,为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聆听报告,令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18日中午,刚从分组讨论会场回到驻地房间,江苏省港口集团苏州港港埠分公司现场操作一部黄强组门机司机黄强代表就接通电话,和记者分享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感想。他说,作为一名在港口一线工作的产业工人代表,十年来,他见证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见证了江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完善,铁水、公水、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协同发展,公众出行更便捷、更经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000年,黄强毕业后进入张家港港务集团,成为一名门机司机。这不足5平方米的驾驶室,就是他每天工作、钻研超10小时的“主阵地”。从学徒成长为专家,从普通工人到全国劳模,黄强扎根于港口一线,不断突破装卸工艺瓶颈,也见证了苏州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

  2017年,公司承接了“一带一路”重点工程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项目的重要基础物资——水泥制品的装船任务。然而水泥预制梁每根长12米,重量在22吨左右,周边10厘米左右是纯水泥构造,稍一碰擦就会破损。为了解决难题,黄强每天蹲守在作业现场,观察每一个起吊的运动轨迹,动态记录每一次作业的详细参数,成功找到了“重心”所在。经过反复试验、优化总结,黄强最终形成了预制梁作业门机操作“垂直起吊法”“三次停顿起吊法”和“一次到位松关法”,攻克了预制梁易碰擦难题,弥补了港口水泥制品作业短板,有效保障了“一带一路”物资的顺利装船出口。

  十年来,每天工作在长江边,黄强亲历着港口巨变,见证了港口一体化快速发展。“2017年5月,省港口集团正式成立,从此江苏沿江港口走向一体化发展。”黄强代表说,省港口集团用11%的岸线资源贡献了沿江22.1%的货物吞吐量,港口岸线利用效率和货物吞吐量分别是沿江港口平均水平的2倍和近5倍,有力促进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依托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强大支撑和腹地广阔的市场,当前苏州港集团正立足“长江出海口”江海联运枢纽的区位功能,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木材进口港、大宗散货江海联运中转港和钢材、装备出口基本港。“宏伟蓝图要变成美丽现实,关键是要干、要做、要落实。”黄强代表表示,将坚守在港口一线,持续聚焦技术创新,紧紧围绕服务交通强国、构建双循环格局等重大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服务“一带一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学习反响】

  力推港口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港口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奋战在一线的港口工作者信心更足,动力满满。

  20日早上6时,江苏省港口集团苏州港港埠分公司现场操作一部黄强组副组长施令毅在接班后就早早来到码头上,逐一查看门机作业情况。“1号门机,今天的设备作业种类较多,要多加注意!”设备装船作为现场作业重点,施令毅不敢有丝毫疏忽,他通过高频对讲机提醒班组司机,保证现场作业稳定有序。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当天,施令毅和班组20多名组员在黄强工作室收看了开幕会盛况,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又迅速投入到港口作业任务中。“作为黄强组的一员,我为组长出席党的二十大感到骄傲!”施令毅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令人振奋。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描绘出美好的发展蓝图,让人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港口工作者,要认真对待每一艘国际国内大轮,贴心服务五湖四海客商,积极建功一线,创造更好业绩。”

  16日,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党支部书记王西军走进由集装箱改建的水手房,和10多名同事围坐在一起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些关键词让王西军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决心。

  王西军说,十年来,港口发展日新月异。尤其这五年,公司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开拓进取,实现了从200万标箱到260多万标箱的跃升,为苏州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积极助推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面向未来,王西军信心满怀地说:“时不我待,我们要努力实现码头吞吐量更大突破,力争在物流产业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苏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多作贡献。”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苏州内河基础设施规模居全省前列,港口能级位居全省第一,沿河企业实力强、分布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推动苏州内河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近期,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管理科科员袁梦正积极推进市区港口岸电设施的建设与使用,减少船舶靠港期间大气污染排放,助推绿色港口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长三角一体化、市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引导苏州内河港与苏州港联动发展,提升水运服务效能,同时要加强内河港口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岸线资源,提高港口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公共化和现代化水平。”袁梦说,作为新时代的港航青年,她更要以黄强代表为榜样,争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立足岗位、苦练本领、争先创优,努力早日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为苏州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专家共话】

  加快“港产城”联动发展

  徐成华(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区域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是助推长江经济带腾飞发展、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苏州可充分利用境内港口优势,并以此作为撬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一是加快港口产业多样化。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着力培育临港先进制造、国际分拨分销等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枢纽经济增长极。二是加快“港产城”联动化。充分考虑城市和人的需求,集约利用港口岸线、陆域、水域等资源,进一步发展规模化的临港产业集群,推动城市经济加快发展。三是推动港口间的协作化。畅通苏州干线航道网络,持续推进干线航道整治,构建连网成片、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优化远洋喂给体系,完善江海联运支线网络;加快港口间资源整合,实现互补发展。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