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暨“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论坛在苏州寒山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苏州高新文旅集团发起,寒山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与苏州寒山文化研究院协办。
作为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览,此次展览以艺术视角为主体,围绕“寒山”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寒山图像与文化传布”“寒山文化的艺术阐述”“寒山文化论坛”等方面为大众呈现对寒山及其精神延续的当代阐述。展览集合了包括曹晓阳、高世强、管怀斌、陆衡、梁绍基、佟飙、王公懿、徐龙森和严善錞在内的9位艺术家的作品,参观者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领略寒山诗意的当代形态。
据介绍,寒山作为中国唐代著名诗僧,在诗学、美学等方面造诣颇高,在民间的他又以“文殊”“和合二仙”(与拾得合称)的形象为人们所敬仰传颂。寒山所代表的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回归自我、回归原点的精神趣味,也正因为此,成就了其精神的连绵影响和持续传播。
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高世强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云山六章》将自然的山水“移到”实验影像之上;管怀宾的作品连接古典与当代,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徐龙森的水墨山水画作品《大物》《云山苍苍》,以大幅形式的呈现,直接追寻山水画最本质的意义;王公懿的作品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精神的致敬,参展作品《辋川图错综》《寒林》与《高古太华夜碧》等都反映出其创作意图与寒山精神观的契合;来自浙江天台的艺术家梁绍基,则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本次参展的《云》是他携蚕丝弥满的镜子驱车去天台名胜琼台仙谷追云的记录。
此外,书法家陆衡所抄录的《寒山诗》、佟飚的山水符号和图式、严善錞的静适之境,以及曹晓阳所图绘“山水结构”的察万物、明心念等,都与当下所提及的寒山文化在很多层面上形成了呼应,反映出寒山及其精神在历经千年之后的持续性传播,该精神内核有着更加多元化的样态。
而“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论坛,则吸引了比尔波特(Bill Porter)、钟玲、查屏球、何善蒙、张文江、张勇、温波、胡正武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寒山研究学者参与。论坛从“寒山文化及其域外传播”“寒山与中国思想”等方面展开,以跨文化的视角为观众探寻寒山在艺术形象、外域传播、精神内涵上的边界,与会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大众呈现出不同视角下的寒山文化解读。
据主办方介绍,之所以选择寒山意向作为此次展览和论坛的主题,一方面与苏州高新区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符合寒山美术馆一直注重中国传统美学与哲学当代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寒山美术馆开馆两年来,已有20余场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在这里举办。从“想象力工厂”感知与思辨的体验到“寒山-白夜” 周年庆60小时不闭馆的艺术生活践行,从“丝维越界”传统艺术的现当代表达到“平行交叉”不同国度之间传统工艺的碰撞……每一场展览,无论是人文观照,还是美学感知,都传递着艺术的当代活力,用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分享着寒山独特的艺术文化视角,引发共鸣。寒山美术馆也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探索美术馆新模式,努力成为提升专业、服务公众的新型美术馆。
据介绍,本次展览将从12月6日持续至2020年2月29日,逢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樊文 邹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