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交流互鉴之道
2019/05/15 15:16  中国吉林网  

  今天,备受关注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北京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有关活动。这次大会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是今年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对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国家以及众多域外国家普遍认为恰逢其时,给予高度赞赏和热切期待。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也已经孕育了不同文明。但“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开放包容、多元互鉴、多样一体,也已经成为了21世纪人类文明家园的主基调。

  亚洲文明的多姿多彩,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亚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等世界三大古文明皆发源于此。从黄河长江流域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从印度次大陆到中南半岛,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亚洲多姿多彩的文明交相辉映,为人类保存着最久远的文明记忆和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亚洲文明之花正在世界舞台上绚烂绽放。

  中国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一直在中国代代相传。借助古丝绸之路,佛教、阿拉伯数字、各种农作物等就曾从印度、西域、东南亚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洲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今天拉开帷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就承载着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愿望,将围绕亚洲文明多样性和各文明之间交流互鉴进行深入研讨。聚同化异、开放包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不同文明搭建起了互学互鉴的平台,将更好地促进不同国家、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也将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交流互鉴之道。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孔达帕利表示,源起中国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互联互通和贸易联系,亚洲文明对话则有助于促进文明交流,让不同文明彼此更加包容互鉴、亲近相通。可以肯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将有助于加深各国文明对话、促进相互理解,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促进多元文明共生并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文化支撑。(林倩)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