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北纬53°森林消防员日常巡护:每天热身两万步起
2019/05/15 15: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图为奇乾中队消防指战员。张林虎 摄

  急促的集合号声打破了大兴安岭这片原始林海一角的宁静,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大火又来了。

  “像这样的进林巡护训练,我们基本上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带上专业的灭火、救援机具,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的指战员再一次走进原始森林,演练与实战过无数次的场景再一次出现。

  

  图为奇乾中队消防指战员模拟演练,抢救伤员。张林虎 摄

  奇乾位于中国版图的“鸡冠”顶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这里是原始森林的腹地,奇乾中队就驻扎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

  奇乾中队组建于1963年,距离最近的城镇150多公里,不通电、不通邮、手机常没有信号,被称为“林海孤岛”。目前中队有指战员42人,担负着北部原始林区95万公顷原始林防火灭火任务,每逢森林防火灭火紧要期,消防指战员需全天24小时战备。

  

  图为奇乾中队消防指战员查看地形。张林虎 摄

  中队长王德朋告诉记者,进林巡护就是对管控区进行巡查踏查。“可以踏查地形、植被以及水系的特点,同时对外来人员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行救援。”王德朋说,像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林区如果有人随便进入,十分危险。

  防护头盔、防护手套、风力灭火机……每次有火情时,指战员在接到命令后需要在3分钟之内全副武装,集结出发。“每次打火随身装备就有15公斤左右,打火时加上打火工具,最高负重能达到50公斤左右。”王德朋说。

  记者了解到,这些防护装备,都是由阻燃、轻便、耐高温、高硬度的材料组成,最大限度的保障指战员不受到伤害。

  

  图为奇乾中队消防指战员日常巡护。张林虎 摄

  消防员们除了要面对盘根错节的树木和如沙发般柔软的草甸子,“草爬子”也是重点防范对象。“草爬子”学名蜱虫,这个不起眼的小虫子只要叮上人,就会吸血把自己胀大,同时分泌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病毒,因此让人谈“蜱”色变。

  据了解,每位森林消防员在入伍之前都需要注射脑膜炎疫苗,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注射一次。因为在入林训练以及灭火时,他们被“草爬子”叮咬的几率很高。

  寒冷同样是奇乾森林消防员面临的挑战,这里每年有4个月大雪封山,-58℃的历史最低温是这里的一个标识,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仅70天。

  

  图为奇乾中队消防指战员日常巡护。张林虎 摄

  2个多小时2万多步的日常巡护对于指战员最多算是“热身”,事实上,每次有火情,指战员们都会星夜兼程,在无路可走的林子里追赶火线,背着灭火机具和装备物资,转战一个又一个山头。

  “我记得有一次连续走了三天两夜,实在走不动了就休息几分钟继续走,我们都习惯了。”消防员胡首如是说。

  “相对于白天来说,我们大部分人喜欢夜间行动,因为白天走看到的都是枝杈交错的原始林,晚上视线所及只有手电筒照的那一片,感觉没那么累。”王德朋笑着说。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