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世界艺术宝库云冈石窟,打起“环保牌”也是棒棒的
2019/05/27 16:24  新华报业网  

  5月26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就驱车来到了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武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景区,参观游览这座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有意思的是,云冈石窟景区变废为宝大打“环保牌”,成了全国媒体记者眼中的加分项。

  

  媒体记者们考察参观云冈石窟

  “一城一窟名天下,一山一寺如诗画。“这句诗中提到的大同古城、云冈石窟、恒山和悬空寺,都可以看作是大同旅游的名片。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更是堪称大同的标志性景点。

  据了解,云冈石窟始凿于公元5至6世纪的北魏王朝时期,是世界佛教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石窟依山开凿,规模宏伟,自东迄西约1公里的山崖上,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6个,各类佛教人物造像59000余尊,各类龛式、塔形和纹样20000余处,雕刻面积达18000平方米。

  云冈石窟第20窟的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具人气的部分,也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带给人无限美感。记者们在大佛前细心观摩,耐心聆听导游讲解,感受佛像雕刻的富丽堂皇、精美绝伦。

  

  媒体记者们考察参观云冈石窟

  据介绍,2018年云冈石窟景区共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近13%、10%。客流量的逐年增长,与云冈石窟景区变废为宝大打“环保牌”密不可分。

  近年来,云冈石窟景区利用当地开山废石、道路废水泥块、石材厂废料、铁道旧枕木、建筑剩余边角木料等,设计创作出了各式园林景观,凉亭、秋千、石碑、步道等景观,使景区的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升级。不仅如此,云冈石窟还在景区建设过程中,种植了大批植物,包括油松、樟子松、杨树、槐树、丁香等,景区的绿化率目前已经达到了82%。

  

  媒体记者们在云冈石窟第20窟前合影留念

  当天,“全域旅游全媒体看三晋”采访团的记者们在游览体悟云冈石窟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如同在环境优美的仿古公园中徜徉一般,不仅放松了身心,还真切地体验到了云冈石窟景区乃至整个大同市环保工作的新成效。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