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斩断偷拍的黑色利益链(人民时评)
2019/05/30 10:10  人民日报  

  种种偷拍行为,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公众的安全感。要想彻底整治乱象,就必须聚焦病灶、猛药去疴,加大打击力度、升级治理手段

  提到“偷拍”,不少人认为,这是少数明星才会遭遇的烦恼。但近年来,酒店房间内暗藏针孔摄像头,女性在公共场所被偷拍,相关图片或视频被上传到不法网站……类似案例并不鲜见。种种偷拍行为,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公众的安全感。

  偷拍现象为何频频发生、屡禁不绝?这其中,有的源于偷拍者的窥私心理、不良嗜好,但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人铤而走险、干违法勾当,完全是“黑生意”的利益驱动。事实上,从制造出售器材到售卖传播不雅视频,偷拍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今年3月,公安部通报“净网2018”专项行动十大案例,其中就有一起偷拍案件:不法分子将改造过的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宾馆吊灯、空调等隐蔽处,通过手机软件收看、管理回传画面,再由账号代理吸引网民购买观看账号。偷拍视频数量之多、受害人群之广,令人触目惊心。

  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普通人为目标的偷拍,一旦与隐蔽的网络色情产业相结合,其所产生的危害,势必大大超出个别的、偶发的案件。不法分子以几元到几十元在网上批发出售的视频,每一段都对应着无辜的受害者。现实中,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遭遇偷拍怎么办”,可以看到大量求助帖。许多网友表示,即便发现被偷拍,也很难维权。事实证明,要想彻底整治乱象,就必须聚焦病灶、猛药去疴,加大打击力度、升级治理手段,彻底斩断偷拍的黑色产业链。

  偷拍并非新现象,现在偷拍行为增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器材比以往更容易获取。因此,必须管住源头,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窃视听器材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者。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然而,在一些网络购物平台上,用户只需花几百元就能轻易买到微型摄像头。一些非法网店为何能长期存在?电商平台经营者是否履行了审核义务?对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对问题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才能形成对非法生产、销售行为的有力震慑。

  整治偷拍乱象,还必须及时发现、严厉惩处偷拍者,对相关人员进行曝光。前不久,一名游客在入住某地民宿后,在路由器中发现了针孔摄像头,后经警方调查,系房主故意安装。偷拍行为侵犯公民隐私权,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还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刑事犯罪。在移动互联时代,偷拍变得容易,但查处偷拍行为的手段也更丰富。近期,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网监部门陆续发现并破获多起偷拍案件。善于运用技术手段,提升发现能力,就能让偷拍者无处藏身、无所遁形。

  面对已成产业的“批量”偷拍,除了相关部门加强治理,全社会也应提升警觉、促成共治,在公共场所形成制度化的防范措施。对酒店、民宿行业来说,应加强自律,将防偷拍列入服务规范,提升安保措施。对于公交车、地铁、公共卫生间、商场试衣间等场所,不妨加强巡查、放置醒目的警示牌。只有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才能让偷拍行为不再发生。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