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放开手脚,享受劳动快乐(新语)
2019/05/30 10:31  人民日报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只有从一根线、一粒米的小事做起,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人生的扣子才能一粒粒扣紧

  小学生会做一日三餐,初中生会煲汤……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发布文件,要求将劳动教育提上日程。不久前,上海一所小学还将做家务列入学生家庭作业,定制“家务清单”,家长需要在“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内打分。校长表示,这么做是想鼓励学生学会一些劳动技能。

  不得不说,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也逐渐被忽视和边缘化。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学生而言,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千万不要小瞧这些身边的生活技能,它们看似琐碎,却是孩子们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独立自主处理事情的品性和能力,也就从这一伸手一弯腰、一根线一粒米的家务琐事中,得到了培养和激励。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人生的扣子才能一粒粒扣紧、扣好。

  换做家长的角度,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不仅是锻炼孩子,更是一种亲子互动。拿起扫帚跟孩子一起大扫除,点亮灶台手把手教孩子一道番茄炒蛋,既培养了孩子的技能,家长的身心疲劳也能在简单的劳动中缓解,亲子关系在换位思考、相互合作间更是得到了升华。

  对于学校而言,把家务列入家庭作业则是探索如何开展好劳动教育的新尝试。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过去,由于难以被标准化,劳动方面的作业较少被提及。现在,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回了家,枯燥的习题变成可触摸的生活细节,授课的老师变成每日陪伴的父母,评价的标准也有了可遵循的格式和标准。从学校到家庭,也由此联结成一张共同呵护孩子成长的网络。

  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共识。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理应成为今后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的方向。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