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农村垃圾分类:他们有这些妙招
2019/06/06 15:49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江耘 何星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本报记者走访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乡村,了解当地垃圾分类工作。

  北京顺义:“绿色+积分+惠民”

  在北京顺义马坡镇石家营村,家家门口外墙上设置有45升(厨余+其他2个桶)的分类垃圾桶。

  

  石家营村共设有8个垃圾投放点,每隔两天,村民自觉地在早6点至7点,提着家里已经分好的可燃垃圾和非可燃垃圾,就近投放。监督协管员检查无误后,村民可以在册子上“签到”,并获得1元钱的奖励。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村民,每年每户可得到180元奖励。

  “以奖代补,以‘绿色+积分+惠民’为工作思路,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的运行模式,实现垃圾分类闭环管理机制。”6月5日,顺义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城乡环境建设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李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9年推广至全镇村庄。”马坡镇环境办主任董红心说,“我们计划与对口帮扶相结合,既能激励村民养成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还能帮扶对口乡镇。”

  浙江金华:“两次四分”法

  在浙江金华六角塘村,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放着的两个统一制式的小垃圾桶,上面却没有复杂的图标符号,仅有简单明了的五个大字——“会烂”和“不会烂”。

  

  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介绍,当地总结出了垃圾分类的“两次四分”法。所谓“两次四分”法,即农户把垃圾按“会烂”和“不会烂”进行分类,将“不会烂”的垃圾再按照“好卖”“不好卖”的标准进行二次分类。

  今年年初,六角塘村建起国内首个农村垃圾分类艺术馆,用于接待来自全国的游客。

  贵州凯里:对垃圾分类打分

  去年以来,贵州省凯里大风洞镇都蓬村开始探索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统一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村子不见了“白色污染”。

  

  记者了解到,2018年该村脱贫,“摘帽”当年就建起了垃圾处理中心。

  村里还给每家每户都发了可分类的垃圾桶,每日收垃圾时,保洁员会对村民分类好坏进行打分,最好的3分、一般的2分、最差的1分。村民累计超过60分就可以到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物品。据说,该村有一位独居老人,由于平时没有多少垃圾,便去路边捡垃圾来积分。

  据了解,该村的垃圾处理中心每天可以处理7吨垃圾,除了满足本村需求外,还可以辐射周边村寨。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