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发现最美铁路·行走江湛沿海高铁#寰方平:为民族复兴贡献强劲“交通力量”
2019/06/29 18:58  环球网  

  6月25-27日,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行走江湛沿海高铁”活动顺利举行。在江湛铁路即将迎来开通一周年之际,活动团走访江门、阳江、湛江等地,实地见证粤西经济、科技及生态文明发展巨大成就。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完善和优化交通运输条件,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铁路,能够带动一片区域和沿线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同城共振”效应。高铁更堪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引力”,已经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个增长带、一条致富路、一座友谊桥。事实上,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高铁对于城市功能的外拓、产业的升级的作用也已经显而易见。

  城市融入高铁,高铁带动发展,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比如江湛铁路,其就穿山越水、穿乡过镇,将“散落”在粤西大地上13个城镇“串联”起来,架起了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联系的纽带。数据显示,江湛铁路开通一年来,大大提速沿线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台山温泉、阳江海陵岛、开平碉楼等热门旅游景点接待游客量较无高铁前有一半左右增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国初期,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仅有2.18万公里。而截至2018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增长到13.1万公里以上,拥有着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与之相应,1952年我国GDP是679亿元;2018年,中国GDP已经突破90万亿元大关,绝对值比1952年增长了约1325倍。交通强国步伐蹄疾步稳,中国经济发展有了充足底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70年砥砺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从现在起至2020年,既是服务全面小康的决胜期,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期。党员干部就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着力推动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开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好未来贡献更为强劲的“交通力量”。(寰方平)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