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看长江之变】打造世界级会客厅:看上海北外滩的“绿色蜕变”
2019/07/16 19:38  中新网  

  中新网

  客户端上海7月15日电(冷昊阳)在上海,从曾经规划混乱的航运码头,到现如今成为“最美滨江步道”,因港而兴的虹口北外滩地区,正经历着一场“绿色蜕变”。当游人漫步在这片都市森林中,不但可以同时饱览陆家嘴和外滩的壮观景致,更可以感受城市和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北外滩地区俯瞰,游人同时饱览陆家嘴和外滩的风貌。 冷昊阳 摄

  北外滩滨江位于虹口区南部,苏州河和黄浦江的交汇处,滨江岸线全长约2.5公里,是上海市中心最耀眼的滨江岸线之一,与浦东陆家嘴、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而望,共同构成了上海核心商务区的“黄金三角”。

  历史上,北外滩滨江是汇山码头的所在地,作为当时上海的国际客运码头,所有进出上海的国际客轮都在此停靠。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混乱的城市规划、拥挤杂乱的码头建筑、生态环境不佳等等,都成为阻碍区域发展的掣肘。

  

  北外滩滨江步道。 冷昊阳 摄

  但现如今,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北外滩滨江一张靓丽的名片。其中,北外滩滨江步道就颇具代表性。受益于滨江贯通工程,这条总长度达到了6.3公里的“慢行、慢跑、骑行”三合一步道,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健身爱好者的需求,还能饱览浦东陆家嘴的风光和老外滩万国建筑群,因此它在上海“跑友”圈里获得了“最美滨江步道”的称号。

  记者在滨江步道发现,无论是主路还是支路,游人都可以穿行于绿荫之中。一路漫行,时而步入灌木构成的幽静空间,时而徜徉于绿荫廊道,时而又穿行于彩色花带之中,可谓一步一景、移步异景,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一个绝佳的“天然氧吧”。

  

  北外滩滨江步道。 冷昊阳 摄

  除了生态环境之外,北外滩滨江同时也融入了不少文化、科技元素。例如,在历史文化方面,北外滩就结合了这里曾作为汇山码头的地理区位,以老上海码头文化为载体,建有老上海码头文化博物馆,以1843年上海开埠为起点,追溯老上海码头文化发展史迹。

  在科技方面,分散在北外滩滨江沿线的“超爱上海”信息亭,则能为滨江游客提供免费WiFi,比常见公共WiFi快约100倍。同时,虹口区目前已经部署打造“极速北外滩”,在北外滩滨江区域率先完成了5G测试站建设和行业应用测试。

  北外滩的科技元素同时还展现在小小的超市之中。位于北外滩滨江的欧尚无人超市不仅全天7×24小时服务,并且无人值守,自助购物。大数据后台的购物记录统计和分析不仅可实现货品资源优化配置,也也能够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向消费者推荐意向选购商品,从而让超市变得“善解人意”。

  

  从北外滩隔江遥望浦东陆家嘴。 冷昊阳 摄

  在不断打好生态、文化、科技牌的同时,整个北外滩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布局也随着功能的调整不断提升。

  北外滩集团副总经理朱海珍介绍,目前,北外滩集聚了4000多家航运企业,1000多家金融企业。老旧的仓库正变身为并购基金和航运、科创企业的集聚地,绿色技术产业也在这里落地生根,中远海运、宝钢资源、太平船务、上港集团、新华保险、厦门银行、邮储银行、国投集团、中船保、凯德集团等知名企业也在虹口滨江落地开花。

  朱海珍告诉记者,虹口区正按照“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精品”的要求,打好产业发展、功能提升、环境营造这套“组合拳”,力争把北外滩打造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顶级中央活动区、展现城市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世界级会客厅,更是一张既能回望历史又能远眺未来的城市名片。(完)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