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种好科创板改革“试验田”
2019/07/19 17: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开弓没有回头箭。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项资本市场增量改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种好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应把握好敢于容错、善于放权、严于监管这三个关键,边试点边总结,必能行稳致远。

  敢于容错方能创新。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这是事物发展规律。作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创新,科创板的机遇与风险并存。从科创企业属性来讲,技术迭代快、盈利模式不确定等因素导致很多企业难以跨过“死亡峡谷”;从制度设计来说,科创板是对现行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构,相关规则和方案难以十全十美;从实际运行来看,仅开市当天就可能出现科创板股票被爆炒、遇冷、破发、大面积临停等诸多情况,更多意外状况可能超出方案设计范畴。对此,市场各方应有充分认识,提高对改革试点的容错度,特别是相关监管部门应完善容错机制,健全纠错机制。

  善于放权方能充分市场化。市场化是资本市场改革基本方向,也是科创板制度的一大特点。充分信息披露让市场选择上市公司,放开或放宽涨跌限制让市场各方直接博弈定价权,核心要素在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相关主管部门应深化“放管服”,大胆放权,摒弃过往的“父爱主义”,注重完善市场机制,通过“无形的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严于监管方能“良币驱逐劣币”。“容错”“放权”固然重要,但容错不等于放任错误,放权不等于放松监管。科创板体现了严监管特点,可能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整个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最近,证监会对两家大券商擅自删改科创板申报文件出具警示函就释放了从严监管的信号。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什么不能做”的法律红线。唯此,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方能真正营造三公市场环境,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反馈机制,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于科创板改革“试验田”的新特色、新挑战,要敞开心扉,给予理解,更要保持改革定力,敢闯敢试,突破藩篱。可以预见,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将增强资本市场对创业创新企业支持力度,激发风险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功能,最终发挥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杠杆作用。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