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带病母上学的兰大学生被保研,准备在学校奖助中心帮助别人
2019/07/20 09:39  澎湃新闻  

  “我被兰大保研了,准备读新闻传播专业。” 黑皮筋绑起马尾,一身绿衣衬衫,澎湃新闻眼前的田歌笑眼盈盈,一脸阳光,很难看出命运曾在她身上开了多少次严酷的“玩笑”。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接下来准备一边读研,一边打工,争取把“高得吓人”的手术费一点点攒齐。

  相依的母女

  与同龄人相比,田歌24岁的青春生命里写满了更多的波折。4岁那年,父亲离家出走,田歌和母亲开始相依为命;5岁那年,母亲下岗,艰难的生活差点逼得母亲把田歌送走;20岁那年,最亲近的母亲突患重病,刚刚考入兰州大学的田歌一度绝望;22岁,休学一年后,她决定把母亲从河南老家接到兰州大学,一边照顾妈妈,一边上学,同时兼职打工补贴家用。

  2017年,带着母亲一起上学之前,田歌很少跟别人提到家里的情况。

  “我其实还挺要强的,不太愿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给人看到。”田歌告诉澎湃新闻,刚入学的时候,虽然家里困难但也没申请学费减免,觉得加把劲儿四年读下来应该没问题。

  真正压垮她的是2015年初秋,母亲突如奇来的重病。

  “我接到妈妈的电话,说生病了。”当时田歌并没料到,这场病几乎要了妈妈的命,只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回家。

  因为亲戚们都自顾不暇,田歌一个人在病房里扛起了照顾母亲的所有事情,准备早中晚三顿饭,扶母亲起卧,擦身体……眼见着5次化疗后病情有所好转,突然一个血栓,妈妈又倒下了。

  田歌不得不休学一年。她马不停蹄回学校收拾了行李。在离开学校前,她忍不住跟学校说了家庭的一些情况,希望能带妈妈一起回学校。

  “你先带妈妈在那边治病,等你回来学校会给你解决这个问题。”兰大外语学院领导跟她承诺。

  学校“帮一把”

  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再次回来,学校真的解决问题,为母女两人腾出了一间宿舍,并减免了她从大二直至大四的学费。

  这是田歌生命里久违的一股春风,“从未有过的温暖”。在减免学费之外,田歌因为成绩一直前茅,还常获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等。

  “大学四年基本上没交过什么钱。”田歌说,自己平时在网上兼职做翻译,参加一些勤工助学的工作,一天24小时忙是忙点,但生活尚且过得去。

  澎湃新闻从兰大了解到,兰州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田歌只是他们“拉一把”的学生之一。

  “学校地处西部,生源结构存在‘四多’的显著特点,以本科生为例,一是西部学生多,西部生源占到近50%;二是农村学生多,农村生源同样占到近50%;三是少数民族学生多,占到11%;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占到近30%。”近日,兰大校长严纯华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将资助工作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据统计,十八大以来,兰州大学在学生资助上共投入资助资金13.64亿元,覆盖本科生94766人次,覆盖研究生124655人次。仅2018年,就为4813名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的本科学生,发放奖金1062.9万元。2019年兰大预计向学生发放1617万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

  虽然学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田歌后顾之忧,但她还是极其节省。在最花样的年纪里,没买过什么好看的衣服,花得最多的地方在书上。

  “最贵的一本200块钱,是德语原著,心疼死了。”田歌说。

  如今,一波三折读完本科后,田歌即将迎来自己的研究生生活。

  “还是会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妈妈,离不开人。”此外,她准备在学校的奖助中心工作,“自己从这里获得帮助,希望也能帮助到别人”。

  对以后,她盼望能从事对外交流工作,同时凑齐足够的手术费给妈妈治病。

  “预计70、80万,天文数字。”田歌嘴里咕噜了一句,又抬头笑了笑:“慢慢攒吧!”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