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上半年新增就业737万人 "稳就业"仍需做好"下半场"
2019/07/31 12:16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时要求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其中“稳就业”排在了第一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目前,2019年已过半,“稳就业”工作的上半场做得怎么样?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的就业数据,“成绩单”颇为亮眼: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6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从这些数据看,今年“稳就业”工作的“上半场”做得不错。

  就业形势的良好势头总体上还是归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经济体量巨大,行业门类丰富,且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阶段发展,各地纷纷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些客观条件有利于市场孕育出巨大的就业潜力;另一方面,政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等一系列措施,切实为中小企业减负,间接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

  虽然目前有“时间过半,任务也过半”的良好局面,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下半年的“稳就业”工作依然不可掉以轻心,未来仍需要关注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继续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大背景。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在全球产业链紧密相连的时代,即使他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可能对我国的特定行业进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并最终将消极影响传导至国内的就业岗位上。为此,政府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需要做好前瞻性研究,提前布局应对。

  把“稳就业”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扶贫”必须“授人以‘渔’”,特别是要针对各类就业困难人群,通过帮助他们就业实现“自我造血”循环,尤其要确保“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零。

  把“稳就业”与给实体经济领域的中小企业减负工作相结合。去年以来,国家在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这些政策客观上帮助企业转移或降低了用人成本,对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的中小企业产生了良好效果。下半年,政府各部门除了要继续出台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外,更要注重保障“社保降费”、“失业保险返还”等已出台政策的切实落地。

  持续关注特定群体的就业需求。一方面,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每年就业新增需求的主要群体,且此类需求具有周期性。虽然2019年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波峰”即将过去,但是下半年的“秋招”很快就会开始。不能把2020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全部寄托在明年,今年下半年就需要提前疏导部分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动能转换过程中,部分落后产能被疏解,相关领域的产业工人同样面临“再就业”的求职需求。因此,上述特定群体的就业需求须重点关注并予以满足。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今年“稳就业”的任务仍需做好“下半场”的工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夙)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