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4.6万吨!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2019/07/31 16:49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7月30日凌晨1点35分,河北保定乐凯大街南延工程转体斜拉桥母桥用时68分钟,成功转体52.4度。4.6万吨的转体重量和263.6米的跨度均刷新了桥梁转体世界纪录。

  本次转体的桥梁由北向南跨越京广铁路大动脉的21条铁路线,转体施工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子母塔双转体技术,使得桥梁建设对交通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转体法施工技术是什么?

  为什么要进行转体?

  转体法施工技术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可使桥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本次转体的桥梁主桥长495米,由北向南跨越京广铁路大动脉的21条铁路线,转体施工使得桥梁建设对下方铁路大动脉交通产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这项技术带动万吨桥体

  据中船重工725所研究员宋建平介绍,该所下属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研制的“转体球铰”,是实现超大吨位桥梁高精度转体的核心部件。

  

  本次母塔转体使用的“转体球铰”直径达6.5米,主要分为上、下球铰两部分,它们的接触面是一个光滑的球面结构,上下球铰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从而实现桥梁转体与承重功能。且首次采用的分体式结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整体式球铰结构型式。然而,总重92吨的分体加工部件,拼装后相对高差必须控制在0.01毫米以内,给生产、制造和安装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为此项目组通过计算机模拟工艺加工分析,结合辅助工装设计与应用,成功实现了超大吨位分体式球铰的高精度加工和安装,确保了桥梁转体平稳精确。

  

  

  大桥转体前后

  据介绍,“转体球铰”集成了船体结构钢、非金属复合材料、耐蚀金属材料、大厚壁铸钢铸造技术、低摩擦高承载非金属材料及其约束镶嵌技术等众多“黑科技”。该产品已在成贵铁路、张呼铁路、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

  桥梁转体技术

  为我国桥梁建设提供支撑

  目前,“转体球铰”技术已经在我国众多铁路桥梁、城际轨道交通桥梁和高速公路桥梁上得到广泛应用。“转体球铰”技术能力也不断突破,从万吨级到两万吨级、三万吨级,再到如今的5万吨级,一步一步不断刷新着桥梁转体的世界纪录,有力推动着我国转体桥梁建设能力的稳步提升。

  

  1999年,贵州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上承式推力转体式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重1.2万吨,创造了当时桥梁转体世界之最。

  

  2014年,武汉姑嫂树特大桥,1.75万吨,单个转体重量创下亚洲之最、世界第二。

  

  2014年,山东邹城转体桥转体长度达198米,转体重量2.24万吨,刷新当时桥梁转体世界纪录。

  

  2016年,山东菏泽丹阳桥,2.48万吨,再次刷新桥梁转体世界纪录。

  

  2016年, 唐山市二环路上跨津山铁路立交桥,3.3万吨,再次创造世界纪录。

  来源:科技日报 部分内容综合澎湃新闻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