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传承与创新并举,让优秀传统文化屹立世界舞台
2019/08/28 18:57  齐鲁网  

  

  近日,由教育部、山东省共同建设的全球儒学研究传播实体平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山东曲阜正式成立。这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和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当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护旗手,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革故鼎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按照时代特点,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其内涵加以补充、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

  

  弘扬中国精神。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碰撞影响,迫切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坚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使中华民族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更加自信昂扬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播时代价值。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一再证明,文化总可以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我们要在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上下功夫,充分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等契机,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教育平台,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模式,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阐释与当代中国价值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人心,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的生动载体。(文/柴长龙)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