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谱写“新福建”建设的壮美诗篇
2019/08/29 10:33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1949年8月25日,福建省会福州刚刚解放不久,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在创刊号上刊登了《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福建而奋斗》的社论。从此,“新福建”成为八闽儿女的坚定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建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宏伟蓝图。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八闽大地与祖国同命运、共奋进,谱写了“新福建”建设的壮美诗篇。

  70年接力奋斗,70年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福建从经济发展落后省份迈入先进行列,从交通闭塞之地变成通达世界的便捷之地,从对台前线变为对外开放前沿,从绝对贫困成为小康富裕,从生态底色好提升到绿色发展强,八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福建的GDP达到3.5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2800多倍,财政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增长了6300多倍;人均GDP达到9.1万多元,居全国第6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闽儿女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一个经济发展高素质和生态环境高颜值的新时代新福建迅速崛起。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福建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分山到户的村庄,被称为我国林改的“小岗村”;世纪之交,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生态省”战略。如今,清新福建绿意更浓。2016年,福建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先行先试、深入探索,福建注重发挥地方首创精神,探索“一地一品”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形成了武平集体林权改革、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莆田木兰溪流域治理、漳州“生态+”绿色发展、厦门生活垃圾分类、永春全域生态综合体、将乐常口生态小康之路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经验。福建还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全省740条河流都有了守护神,越来越多的污染河段变得清澈见底、流水淙淙。目前,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所部署的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1984年,福建率先在全国发起了“松绑放权”的国企改革;作为民营经济最早的发轫之地,福建还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绿色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如今的八闽大地深化改革再创辉煌。福建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尤其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动能转换,引领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300亿元,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4.1%。

  今天的新福建,生态环境“高颜值”:2018年,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至Ⅲ类水质比例95.8%;九市一区城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高素质”: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55.5%;新兴产业势头良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2019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

  “从保护绿水青山到收获金山银山,新福建建设的实践表明,一片蓝天,一抹绿色,既是民心所盼,也是发展所需。只有把改善环境与发展生产力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又贤说。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9日01版)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